导语:上一篇我们分析了《山海经·中二经》的对应山系,发现了上古五霸之一夏朝昆吾氏的肇基之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文中的扩展链接查看。本文将继续分析《中三经》,由于篇幅所限,此为上篇。在后边的系列文章中,我们还将系统地解读《山海经》,欢迎关注。
《中三经》和《中首经》一样,都出现了小结里程和每山加总里程不相符的情况。《中三经》记录了五山,小结里程为440里,但加总却只有80里,说明了记录有误。而在这短短五山几百几十里中,却出现了两位神,禹的父亲——鲧,还有帝之密都,河之九都,信息量之大简直令人应接不暇!如此多的神,如此多的都,如此显赫的人物,只能说明这条山系曾经非常重要!
我们先来看看《中三经》中的线索:
首山:《中次三经》萯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北望河林,其状如茜如举;
第二山: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维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䰠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鐻,其鸣如鸣玉。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第三山:又东十里曰騩山。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第四山: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滽滽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
第五山:又东二十里曰和山,实维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
可以看到,每座山都包含有线索。并且显然,《中三经》记录的是在黄河南岸的山系。其中,第二山出现了“青要之山”,第四山出现了“宜苏之山”,这是《山海经》全书中为数不多的和现在同名,两字以上,并且山名不是通用意思的山。
青要山
青要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西北部青要山镇,分为城崖地、始祖山、畛湖、龙潭沟、袁山、漏明崖五区,拥有数十处龙山、仰韶文化遗址,人类祖先的生活遗迹随处可见。其中,城崖地位于青要山西部深山腹地,是传说中的武罗女神司掌密都政务的都府。
宜苏山地处洛阳北20公里处,东距孟津县城不足10公里,西连潜亭山,北与榖城山接壤,是孟津境内邙山岭西端的最高峰,因华夏始祖赫苏氏(又称赫胥氏、华胥氏)在此生活、居住而得名,滽河从中流过:
青要山、宜苏山的位置
而青要山恰位于黄河转弯处,正是“北望河曲”:
北望河曲的青要山
记录中的“畛水”,现已变成风景区中的“畛湖”:
青要山景区中的畛湖
《水经注》中同样记录了《中三经》的内容:
《水经注·卷四》:“河水又与畛水合。水出新安县青要山,今谓之疆山,其水北流入于河。《山海经》曰:青要之山,畛水出焉。即是水也。河水又东,正回之水入焉,水出騩山,疆山东阜也。…河水又东合庸庸之水,水出河东垣县宜苏山,俗谓之长泉水。”
定位与今一致。青要山“南望墠渚,禹父之所化”地方,有崇国故城桥北村遗址。禹的父亲鲧,有崇氏,为有崇国国君:
《竹书纪年》:“帝尧 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
《水经注·卷十五》:“鲁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阶浑之戎于伊川,故县氏之也。涓水…左合禅渚水,水上承陆浑县东禅渚,渚在原上,陂方十里,佳饶鱼苇,即《山海经》所谓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
崇国故城遗址位置
青要山与宜苏山相距36公里,换算为《山海经》中的距离为133里,显然比《中三经》各山加总的80里要多,所以,我们以小结中的440里,约合118公里来测量(关于《山海经》中的距离换算关系,请参阅 ,在此不再赘述)。
又由于《中三经》并不长,所以我们可以以第二山青要山为锚点来定位尾山。尾山定位在了现今的嵩山:
测距定位嵩山位置
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嵩山北瞰黄河、洛水,南临颍水、箕山,东通郑汴,西连洛阳,是古京师洛阳东方的重要屏障,素为京畿之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嵩山古称“外方”,夏商时亦称“崇高”、“崇山”,西周时曾称为 “岳山”,以嵩山为中央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定嵩山为中岳,始称“中岳嵩山”,在《诗经》中有“嵩高惟岳,峻极于天”的名句。
《中三经》对尾山的描述是“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而我们将嵩山放大来看,可以发现正是五曲:
五曲的嵩山山脉
其中的盘龙山上正有九龙峡景区,因九峡流水蜿蜒相汇而得名:
九龙峡景区位置
显然,这正是记录中的“河之九都”。“和山”,也即是对整个嵩山山脉的称呼。从对山体形态的描述来看,古人不仅掌握了大地测量技术,而且还能够将测量的山体绘制出来,所以才能有如此准确的记录。中国的地图历史,显然要比我们目前所认知的要早。
嵩山
《中三经》首山“…山之首曰…山”的句式和《南首经》一样,代表了其是由不同的山系组成的。首山和尾山都提到了“萯山”,而第二山和尾山分别是“青要之山”和嵩山山脉“和山”,由于两者相对独立,这说明了“萯山”应是横亘在两者之间的山脉——北邙山:
连接青要山和嵩山的北邙山
北邙山,又名北芒、邙山、平逢山,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的支脉,连孟津、偃师、巩义三县。广义的邙山西起渑池马头山谷,沿黄河南岸绵延至巩义洛河入黄河处;狭义的邙山,指的就是洛阳市以北孟津县境内的黄土丘陵区,是黄河与洛河的分水岭。邙山山势逶迤绵延,如巨龙横亘,气势雄伟,是洛阳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洛阳的北大门。
站在邙山之上,南俯瞰伊、洛二河自西向东缓缓流淌,贯穿洛阳城区;北望黄河如带,一泻千里。在此筑墓长眠安寝,正符合古人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因此,北邙山历来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有“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地脉独具龙格之妙。
北邙山墓葬中的壁画
典籍也证实了这点:
《水经注·卷五》:“《吕氏春秋》曰:夏后氏孔甲,田于东阳萯山,遇大风雨,迷惑,人于民室。皇甫谧《帝王世纪》以为即东首阳山也,盖是山之殊目矣。”
首阳山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北,北接孟津县界,为北邙山最高处,因日出先照得名:
《后汉书· 孝顺帝纪》:“阳嘉元年,“遣大夫、谒者诣嵩高、首阳山,并祠河、洛,请雨”。
《水经注·卷五》: “河水南对首阳山。《春秋》所谓首戴也,《夷齐之歌》所以曰登彼西山矣。”
《寰宇记·卷五》 偃师县: “首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综上,我们可以画出《中三经》整条山系图:
《中三经》整条山系图
结语:从青要山到宜苏山,从“是山也,五曲”到“河之九都”,如此独特而明显的特征,如此对应的方位,即使放在世界上都是唯一的,你还觉得《山海经》是随意为之,虚构的吗?你还觉得《山海经》不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而是外来的吗?我是虾郎摘,别忘了关注我不迷路,欢迎朋友们点赞评论转发。独立研究不易,如能赞赏,不胜感激。本系列文章已完稿,出书请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