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庐山真面目形容一个人)

庐山:又称匡庐,匡山。《后汉书》记载:”寻阳南有九江,东合为大江。”

刘昭注引南朝宋代慧远《庐山记略》:”有匡俗先生老,出殷周之际,隐遁潜居其下。受道于仙人而共岭,时谓所指为仙人之庐而命焉。”意思是说,相传殷周间有匡姓兄弟结庐于此而得名。

庐山位于江西北部,耸立鄱阳湖,长江之滨,江湖水气郁结,云海弥漫,多裸岩峭壁,清泉飞瀑胜景,树木葱茏,气候宜人,历来为著名的休养游览胜地。

文人墨客为庐山题诗著文者不计其数,我们熟知的有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苏轼的《题西林壁》……

一,苏轼是否识庐山真面目?

北宋元丰六年,苏轼由黄州调往汝州任职,途径庐山。

庐山的雄伟奇观,又激起了苏东坡的才思,写下了著名的哲理小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句短诗,语浅意深,因物寓理,由淡泊见深邃,寄至味于淡泊。

苏轼是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在庐山,反而不识其真面目了。

其实,这种观点有片面性,对事物只采取一种观照态度,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是”自”以为”得”而已,得到的只是影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识得庐山真面目,并不在于只数数它有几道岭几个峰,还要揭示它的真性格,显现它的真精神。

二,毛主席的《登庐山》写出了庐山的真性格

一九五九年六月底,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党的八届八中全会,讨论在三面红旗下如何更扎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宏伟计划。

在庐山的毛主席写下了七律《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笼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

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里可耕田?

毛主席此律,不仅识得了庐山的”真”,而且标举出庐山的”新”。是真的新,是新的真。其中有堂堂中国人民的新风度,新胆魄在,这才是今日庐山的真面目。

郭沬若曾评价此诗:”这首雄伟豪迈的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也使你庐山的真面目将更加显豁地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心里。毛主席无心作诗,是诗从毛主席的精神中自然地流泻出来了。当然,壮丽的庐山,你也起了触媒作用。壮丽的客观风物与博大的主观情感交集,因而凝结成博厚,高明而悠久的结晶。”

这是深得诗旨,入木三分的体会。

在这里,庐山的壮丽,给予诗人的情感以形象,而诗人的情感注入了形象,温暖了形象,照亮了形象,使壮丽的庐山有了新性格新精神,因而才更加突出它的真面目。这一些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想象完成的。

三,诗的简单解析

首联,”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以峻峭之势,突兀而起。这是纪实,却把山写活了。一山飞峙,静境动写。

两句合读,山飞人跃,备极生动,却又峥嵘叠复,郁郁葱葱。多大包容量,多大概括力,又多么明快,多么雄健。

颌联,”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跃上葱茏之后,便纵览远近,不正面写庐山,却见庐山之高。

上句由意造象,下句缘景生情。这象不随意创造的,它是先把四海云水,五洲风雷收揽在方寸之中才能造出来的。而缘景生情,这情更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生得出的,它是先有了新时代新生活的切身感受充溢胸怀,才能生得出的。

颈联,”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上联纵览远近,此联再横观上下,周流环顾,自成文章。

这之中,黄鹤,白烟即均非眼前实物;九派,三吴也是史籍有载,非驰骋幻想,不能道及。

但这幻想又是有历史和现实根据的,这浩瀚的大江形象,是以创造性地运用历史知识和改造所感知的现实因素为基础而塑造出来的。

尾联,”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陶令是浔阳人,又常来庐山,后人至此,常自然想起他。此诗以陶令设问作结,更是想落天外,隽妙之极。

这是作者基于新时代新生活的现实而发出的美好想象,如今伟大祖国已是个大桃花源了,陶潜的桃花源也会公社化了吧?

此律以陶令重耕桃源作结,乃是登高纵目,放眼世界,面对现实的合理生发。前后伏线甚密,绾合紧凑。

综读全诗,前后两联,起得突兀有气势,收得完固有神力。中间两联,南北西东,联类而及,远近上下,自然成对。层层相生,丝丝入扣。革命现实主义必然派生革命浪漫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又必然加深革命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是基础,革命浪漫主义是延伸。二者结合,乃是社会主义诗篇的创作原则。毛主席的诗词,都是对这一创作原则的体现!

(图片来自网络)

(坚持原创,读得其乐)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