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何谓释怀?
释怀者,故事不再思,去者不复校,不能者弗责,弗得者勿恋。
怀之,非唯自责,亦是他人之敬,更是万事之照。
人生本无常,事事难处。见则好惜,过则努力释怀,然后微笑践别路。
学释怀,
知不处而与人较矣。
人生之病,莫大于比人:比高人以自卑;比俗人于下,比下人而自满。
外来的比较我心灵不自在,也使大众迷失了自己,障蔽自我的氤氲馨香。
有钓于水侧者,钓极多,每钓一鱼,辄持尺许。但方尺之鱼,皆弃之于河。
余人不解,曰:“人皆欲得巨鱼,何故独弃之?”
其人徐曰:“我家锅只有尺许,大者装不下。”
欲不欲无穷,用之善亦可。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当饱食厅中,吞之无惮,真可畏也。
取自足,勿贪,亦要练也。
梅不慕牡丹,月不妒日。
既释其怨,亦知释怀。
所以怨者,九字:一曰不可忘,二曰无所忘。
有夫妻婚姻日盛,末见米尔顿。
艾立克森闻其喋喋之怨,出一言曰:“汝初婚者,欲求无已之忿怨乎?”
夫妻无言。
子不能制人,可以制我;子无能左右天气,能变心。
制己,学为人主,会释怀之至也。
人生苦短,何烦纠缠?
譬如大曾云:食不用挠头,兼有小酒润喉。日出,以何闲愁。
小沙弥去担水,还为蛇所啮。
既归治创,沙弥得长竿,将欲伐之。慧清见状,来问。
慧清问曰:“汝疮尚痛不?”云:不痛。
“既不痛,何为打蛇?”
“以吾恨之”!
“咬痛则恨之,然则痛之亦恨,亦宜啮之。
彼以怨结怨,而子为人,宜早释憾。圣人不徒知化其仇而已,更善解其雠。”
沙弥愕然,呆望师。
又云:“世人待仇有三法:
一曰志仇,犹心置土坷,自贻其苦;
二曰亟忘其仇,而自为和乐,是靡土坷而种华于上也;
三曰和仇,以解其心。
三者,圣人之道也。”
沙弥颔之。
一念之间,天地皆宽。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唯放怨于下,则人生自轻,益早获福。
非不释旧,惟不忘故。
生所授者,非其难也,乃其长也。举重若轻,是尝所不释者。
明明达达,得失自在,哭笑尽欢。
愿一生努力见爱,所欲皆得,不得者皆释。
愿释然后轻,无悔无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