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主要由昆腔和什么组成(川剧的那些事)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小生丑角、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 展 历 史

四川的曲艺渊源流长,可追溯到汉代以前。1959年新都出土的几尊东汉陶制说书俑,“击鼓说书,喜形于色”,可见当时说唱艺术就流行了。

起源唐代

川剧在唐代称为”川戏”,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

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戏班。川戏《刘辟责买》为反唐起义埋下伏笔。后唐庄宗皇帝李存勖将川戏推向巅峰却”因戏亡国”。

成于明清

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川剧的发展。

盛于民国

辛亥革命后,成立” 三庆会” ,各声腔溶为一体的剧种形式达到成熟。

民初,舞台林立,戏班众多,科班继起,是川剧兴盛的第一个高潮。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一些剧种入川,激发了川剧的进步意识。此时名角迭起,时装戏也走上了舞台,这是川剧兴盛的第二个高潮。

川剧唱腔

五腔合一

川剧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与四川的地方语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为形式多样、曲牌丰富、结构严谨、风格迥异的地方戏曲音乐。川剧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特别高的高腔。

川剧特色

变 脸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中最为常见、最有影响、最有印象的特技之一,可以说已然成为川剧的形象大使。

它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即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形象——脸谱。

常见手法:抹脸、吹脸、扯脸

喷火

表演的时候,演员嘴里含着一根管子,管子里有松香末和未完全燃尽的纸灰。需要喷火的时候,外面点燃,演员往外吹气,这样就会有火花喷出来。达到妖魔鬼怪喷火的目的。

耍水袖

水袖,是为了舞台表演和美化动作的需要,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衣袖的延长和夸张。早年,只有穿宫装和苦褶子的角色才有水袖,现在用得极为普遍。

耍翎子

翎子,既是川剧演员的基本功,又是一种特殊的表演技巧,在川剧舞台上用得极为普遍,不论男角女角,翎子功夫都必须学会。

踢慧眼

慧眼,前额正中隐藏着的第三只眼。川剧《白蛇传·水漫金山寺》中扮韦驮的演员预先在靴尖上贴有画好的眼睛,被掩盖着。当他“领法语”后,说一声“待我打开慧眼一观!”一个尖子踢到前额,便贴了上。

此外川剧还有变胡子、耍扇子、耍帽翅、耍水发、飞褶子、抛绫子、耍手巾、倒硬桩等特技,共同构成绚丽夺目的川剧艺术。

川剧博采众长,技艺超群。作为大西南大剧种,曾经地位辉煌。想当初,魏长生老前辈以川梆子唱红北京之时,恐怕川戏在全国应该称”老二”。而如今的“五大剧种”完全见不到川剧的身影,唱段更是没有众所周知的代表,甚至很多人认为变脸就是川剧。1993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还有单独的川剧小品——射雕展演,现如很难看到川剧身影,唯一一两次也是戏曲大联欢时取变脸作为别戏的陪衬。

截至2018年,“振兴川剧”的口号已提出了整整36年,经过政府、川剧文化传承者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努力,川剧已有了很大的丰富和进步,川剧产业正在复苏。但不难发现川剧的地位还是寒微,你我虽然作不了大贡献,但多多了解、多多关注就能打下最好的群众基础。

(0)
上一篇 2022年7月22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2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