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笔者和大家谈了黑龙江省各地级市的一系列区划调整,比如哈尔滨等等。今天就来说说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齐齐哈尔曾是黑龙江省的故都。齐齐哈尔下辖16个区县,总人口400多万。那么,齐齐哈尔16区县的划分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说一下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属于中国东北三省之一。下辖12个地级市和1个地区,共13个地级市。总人口3185万余人,高于吉林省和甘肃省。2020年,黑龙江省GDP总量为1.36万亿元。12个地级市中,省会哈尔滨是第一大市,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第二大市。
齐齐哈尔辖区较大,下辖7个区、1个县级市、8个县。齐齐哈尔作为黑龙江省的前省会,城市设施和各项基础设施完善,还拥有黑龙江将军府、将军衙门、军政监察部等文物古迹。齐齐哈尔位于黑龙江、吉林、蒙古国的交汇处,属于黑龙江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至于齐齐哈尔市的区划调整,和黑龙江省的区划调整有很大关系。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政权一直是长期的对抗和长期的拉锯战。尤其是对于东北地区,竞争非常激烈。中原王朝强盛时,会发动一系列北伐,打击北方游牧政权。从而控制东北地区,设立各种司令部或师部。比如汉唐明时期的大规模北伐。但一旦中原王朝进入衰落期或内部混战,北方游牧政权就会卷土重来,重新控制东北。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通常是固守辽宁等地,从而巩固华北的安全。一旦辽宁等地失陷,中原王朝的防御体系将迅速恶化。比如古代历史上的南北朝对峙,宋金对峙等。,中原王朝甚至退守淮河。因为,一旦辽宁和华北守不住前线,继续南下基本没有危险。13世纪中期,元朝在北方崛起后,迅速扩张疆域数十年。
先后消灭了西夏、郭大进、大理国、吐蕃、南宋等一系列政权。进而建立了一个疆域非常辽阔的庞大王朝。然而,随着疆域的迅速扩张,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经验的情况非常明显。面对全国数百个州府,数千个郡县,元朝非常头疼。面对纷繁复杂的人口数据,耕地质量,农作物产量,元朝有点迷茫。
最后,元朝在宋代二十三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晋国行商舒泰的计算框架,进一步调整后引入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将全国分为10省,如辽阳、江北、江苏、浙江等。各省有各路,各路有各州府,各州府有各县,相当于四级区划的设立。当时黑龙江等地归辽阳省管。
元朝虽然建立了行省制度,奠定了行省行政的框架,但是各方面的问题很多。首先,省份划分不合理,地方管理难度大。二是地方机构结构粗糙,效率很低。到元朝末年,分省基本崩溃。然后在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元朝行省的基础上,根据明朝的实际需要,进一步调整了地域划分。取消了路一级的划分,形成了省、州、县三级的划分。
这种分区模式非常经典,已经用了几百年了。明朝第三任皇帝朱迪统治时期,随着明朝首都的迁都,进一步形成了南北直隶和十三省。中国许多省份的总司都是在明朝建立的,比如河南省、福建省和浙江省。至于东北地区,由于种种原因,明朝没有设省,只设辽东镇和努尔甘都司等机构,对各地控制有限。
17世纪中期,清朝建立自己的统治后,进一步调整行省的划分。最终形成了清朝内地十八省的划分。在东北,因为清朝禁止中原人进入,所以东北人口很少。到清朝嘉庆年间,整个东北的人口不超过一百万。清朝的东北没有省,只有盛京将军、吉林将军将军和黑龙江将军。依靠这些镇守将领,清朝对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非常有限。
其中,黑龙江总办设在齐齐哈尔。清朝初期,这些问题并不明显,依靠的是强大的国力。但是在清朝统治末期,西方列强发动了一系列反对清朝的战争,如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等。,并逐渐开始染指清朝的东北地区。为了巩固东北地区,20世纪初,清朝相继建立了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奉天。
与此同时,著名的“闯关东”开始了。大量人口进入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总人口迅速增加。黑龙江省成立后,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省省会。当然,此时的哈尔滨正在迅速崛起。1912年,清朝灭亡后,中国进入军阀混战阶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先后经历了四省、十四省、十九省、九省、六省。1949年,东北分为黑龙江省、吉林省、松江省、辽东省、辽西省、热河省六省。当时齐齐哈尔还是黑龙江省的省会。至于哈尔滨,是松江省的省会。转眼间就是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稳定,中国进入经济发展、战后重建、恢复生产阶段。
一系列重要项目已经在东北启动。在这种情况下,东北过于复杂的划分不利于经济建设。因此,1954年黑龙江省与松江省合并,组成新的黑龙江省。随后,黑龙江省省会从齐齐哈尔迁至哈尔滨。不得不说,同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
随着两省合并,黑龙江省被划分为特区。同时,鉴于齐齐哈尔的重要性,设立齐齐哈尔地级市。但齐齐哈尔市辖区不大,外围县属于嫩江特区。嫩江特区下辖嫩江县、讷河县、依安县、富裕县、林甸县、甘南县、龙江县、泰来县、景兴县、杜尔伯特旗等10个县和旗。然而,特别行政办公室设在齐齐哈尔市。
1956年,井陉县撤销,并入龙江县管理。同时将安达县、青冈县、明水县、拜泉县、克山县、克东县等6个县纳入嫩江特区管理。废除了杜尔伯特旗,建立了杜尔伯特县。此时,嫩江区一口气下辖15个县,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1958年,绥化特区齐齐哈尔市、北安县划归嫩江特区管理,嫩江特区管辖范围进一步扩大。
然而这种情况只持续了两年。1960年,北安县划入黑河专区管理。同时,嫩江特区被撤销。嫩江县、讷河县、依安县、克山县、拜泉县、克东县、富裕县、林甸县、甘南县、龙江县、泰来县、杜尔伯特县等嫩江特区所辖12个县,划为重新设立的齐齐哈尔地级市。至于青冈县和明水县,则在松花江地区管理。
1961年10月,重新建立嫩江区。齐齐哈尔市所辖的12个县划入嫩江特区管理。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所有的特区都改名为地区后,嫩江特区改名为嫩江地区。1970年,嫩江地区嫩江县划归黑河地区管理。但是,嫩江地区依然存在。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许多省份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其中,部分地区改为地级市。1984年,嫩江地区撤销,并入齐齐哈尔。下辖龙江县、讷河县、拜泉县、依安县、克山县、克东县、富裕县、甘南县、泰来县、林甸县、杜尔伯特县等11个县纳入齐齐哈尔市管理。1992年,林甸县、杜尔伯特县划入大庆市。同年撤销讷河县,设立讷河县级市。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齐齐哈尔先后设立了龙沙区、铁锋区、建华区、富拉尔基区、昂昂溪区、碾子山区、梅里斯达斡尔区七个区。到1992年,齐齐哈尔形成了7区1县级市8县共16个区县的区域格局。分别是:龙沙、建华区、铁锋、昂昂溪、富拉尔基、碾子山、梅里斯达斡尔族、龙江、依安、泰来、甘南县、扶余、克山、克东、拜泉、讷河县级市。
关于中国的区域分工调整,有很多故事。以后的文章,作者会慢慢和你聊(最后,作者没有其他账号,请注意。最近抄袭者太过分了,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