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洪文权
地处秦巴山区的康县,辖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农业人口占全县20.1万人口的近九成。
“石山插云中,碎田挂林中。”受自然环境、经济、文化和条件的制约,康县长期以来农业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低,农村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群众生活环境脏、乱、差。是国家首批贫困县之一,甘肃省58个极度贫困县。
2013年底,康县贫困村203个,贫困人口65960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7.04%,劣势明显。
县委、县政府坚持利用“山大谷多耕地少”的劣势,挖掘“绿水青山多特产”的特色优势,坚持走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生态为本、发展为本、民生为本、党建先行”的发展理念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小康美丽康县”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不断推进扶贫工程,全面开展脱贫攻坚。
夏日康县长坝镇花桥村
凝聚力量夯实扶贫基础
扶贫效果好不好,要看基础牢不牢。近年来,康县着眼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统筹贫困村与非贫困村、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关系,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环境。
“家里有房,出门不慌。”是农村贫困人口最重要的基本保障。但对于康县这样的深度贫困县来说,自身财力薄弱,传统项目分散,保障农村安全住房难度很大。对此,康县提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思路,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9.8亿元,撬动社会投资59.4亿元,完成4.6万户25万间“三改一建”。
\”在一栋黑色的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现在我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家。\”王霸镇何家庄村贫困户孙红梅说,村里不仅为她这样的危房户改造了房屋,还修建了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现在庭院和小巷都硬化了,房前还建了一个花园。“下雨天出门不用担心。”
有了真金白银的投入,康县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三五”期间,康县易地扶贫搬迁1330户。同时,在21个乡镇实施了350个村庄垃圾处理和41个村庄污水处理项目,处理了195条河谷,新建了512座农村卫生厕所和1764座垃圾房。
县康王关镇中庄村蜿蜒曲折的“扶贫路”
“再难也要把路修好。”脱贫攻坚以来,围绕硬化道路贫困村退出指标,康县实施了建制村通畅工程、整治“回流不畅”等农村公路项目698项,累计建设里程2850公里,新建便民桥127座。全县350个建制村全部通畅,1641个自然村100%通达。
“打牢基础,就要真正解决山区群众的迫切期盼。”康县扶贫办主任李江涛说,康县依靠“先建后补”,实施县乡道路改造、危桥、安全防护工程等交通项目1646.5公里,实现了农村社区道路的互联互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口。
提高因地施策攻坚质量
对于长坝镇花桥村的村民来说,连绵的群山一直是不可逾越的“护城河”。在这样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环境下,想要建立一个富裕的产业,比登天还难。
“增加工业收入是摆脱贫困的主要途径和长期战略。”康县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认识到,全省各地自然条件、发展水平、致贫因素差异很大。如果单纯的模仿和复制,就会与现实脱节。
而是围绕这座山,做“山文章”!康县立足当地,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不断培育壮大特色养殖、乡村旅游、电子商务等多元化产业,创新发展扶贫工场、乡村综合体等新业态,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在脱贫实践中,康县坚持把全域旅游作为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新业态。凝聚力量呼吸清新空的空气,看蓝天白云,游美丽乡村,住特色民宿,玩山水,已经成为康县最具竞争力的发展优势。
几年来,康县建成乡村旅游示范村70个,发展农家乐、客栈317家,建成国家级旅游景区4个,形成了南有阳坝、北有花桥的景区,包括景区、仙门口景区、城关白云山森林公园。
旅游发展势头猛,群众脱贫信心足。依托全域旅游发展,康县3924名农民工实现了“不离乡就地奔小康”的愿望,吸引资金约6.5亿元,带动全县5000余名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2019年底,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2.18亿元,2468名贫困人口依托全域旅游景区实现高质量脱贫。
补短板,保持快乐和精细。
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必须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变。康县紧盯“一标两保三保”标准,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深入推进“3·1”冲刺归零,强弱项补短板添彩。
长期以来,吃水问题一直困扰着康县山区的贫困群众。为下大力气补齐“短板”,康县在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实施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7.72万人的饮水问题,建立了康县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开展检测390余项。全县农村人口安全饮用水覆盖率达100%。
出去的是自来水,孩子就近上学……对于中街村村民何老人来说,这样的生活就像一场梦。
不仅如此,为确保像何这样的农村老人“老有所养”,康县全面实施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政策,64855名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参保率达到100%。
\”天气越来越热了。\”何老人告诉记者,现在儿子外出打工,儿媳妇种的六棚香菇,一年收入5万多元。他和媳妇、孙子住在新建的两层小楼里,不仅有自己的车,还建了自己的车库。
2019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240元,同比增长9.9%,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在3800元以上。
在全县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康县200个贫困村退出,6487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61%。2019年,康县实现了全县脱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干部作风显著转变。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