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登台 一鸣惊人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要说出名早,张爱玲远不如孟小冬,张爱玲7岁开始写小说,23岁成名,而孟小冬十来岁就已名声大振。
很多人可能认为这是天赋,也有人认为是因为她出身京剧世家,其实这都不是主要因素。最重要的是,孟小冬勤奋和好学。为了唱戏,她几乎没有童年。
孟小冬出生于1908年12月8日,本名令辉,小名若兰,因为出生在冬天,从艺后的艺名便叫筱冬,后来改名小冬。
熟悉历史的人知道,她出生的那个时代,正是辛亥革命前夕,以中山先生为领导的革命先烈正为我国的未来而奋斗,但底层百姓依然被封建思想统治。
孟小冬的家族是京剧世家,祖父孟七是当时非常有名的文武老生,父亲和几个伯父都是京剧演员,她从小在戏园子长大,几岁就开始跟着大家练功。
那时候的京剧演员叫伶人,社会地位低,他们为了演出东奔西跑,还要仰仗很多权贵赏钱。他们给人带来无数快乐、感动和享受,自己连起码的尊重都很难得到。
孟小冬的父亲孟鸿群是文武老生,一直希望生个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哪知盼到中年却生了个女儿。不过看到女儿粉嘟嘟的脸时,他还是很开心。
因为从小在戏园子长大,孟小冬从开口说话时便学着吊嗓子,练功夫,伯父们看这孩子喜欢唱,经常抽空教她练习,开始都是出于好玩。
7岁时,小冬的天分逐渐显露,不仅唱戏有模有样,还因为天天跟父亲吊嗓子,喜欢上了老生唱腔。
但是考虑到唱戏的辛苦和女伶人的地位,孟鸿群不想让女儿走这条路。
直到有一天,孟鸿群带全家到天津演出,演到褚彪与费德恭的打戏时,突然晕倒在地,众人连忙把他抬到后台,喝几口水清醒后,他要求重新上台演完,因为不能晾着观众。
这时,小冬走过去,跟孟鸿群说:“爹爹你歇口气吧,我去给大家唱几段,您歇好了再上台!”
说完也不理剧组的人,径直走上了前台,双手作揖道:
“父亲身体稍有不适,须等会儿上场,我先给大家唱段《捉放曹》,就此给大家赔礼了。”
说罢便放开嗓子唱起来,众人一听,连连叫好。
这是孟小冬第一次登台,竟赢得台下一片叫好,而且还是在天津。
天津,对于京剧演员来说非常重要,有句俗话叫:北京学艺,天津唱红,上海赚包银。
此话的意思是,要想艺学好,就得到北京,因为大师都在那里,要想唱红,得去天津,因为天津的戏迷最挑,要想赚钱,就去上海,因为上海的土豪最有钱。
话说小冬唱完一段后,孟鸿群还是强撑着完成了整场演出。谁料到第二天中风发作,幸好抢救及时,身体虽然恢复,但从此不能再上台,只能做做杂活。
对一个艺人来说,这就意味着演艺生涯的结束,而对孟鸿群一家来说,这意味着一家人的经济支柱垮台。于是,他决定让女儿拜师学艺,早早养家糊口。
就这样,7岁的孟小冬正式拜姨父仇月祥为师。拜师那天,父亲对她说:“小冬,好好学,好好唱,今后一定要当角儿。”
当时的小冬,不明白“角儿”的真正含义,但她还是把这个定为了自己的目标。既是徒弟,又是侄女,仇月祥自然特别期望小冬学有所成,所以对她管教特别严格。
从此,小冬的童年生活,每天除了繁重的训练,还要用心伺候师傅。
她的生活特别有规律。每天早早起来,在墙根下练习口型,吃过早饭,再练习踢腿、压腿、下腰等功夫,下午再练习唱腔,晚上背戏词。
练习的间隙,就帮忙师父做杂活,扫地、沏茶、装烟丝等等,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别人觉得好苦,她觉得有滋有味,因为她从小听戏,爱戏,喜欢学戏,训练再苦,她也觉得很甜。
在仇月祥的用心指导下,不到三个月,小冬就大有长进,拜师那年深秋,就被人邀请上台。
不过,这次上台是借师父的名气,为上海名人关絅之祝寿。
年仅8岁的孟小冬第一次正式登台,唱师父教的第一出戏《乌盆记》。很多观众没有想到,这个8岁的女孩,不仅唱得字正腔圆,而且不带一点雌音,每个动作都精准无误。
初次登台,震惊四座,孟小冬的名字从此响彻上海滩。第二年,孟小冬又三次被邀请到无锡演出,每次都很成功,名声传得更远了。
到了11岁,孟小冬为养家,当上戏班的主角,半年之内演出130多场。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上海到无锡,只要知道有孟小冬的演出,戏迷便蜂拥而至。
1919年12月13日,孟小冬在城隍庙的“小世界”出演《击鼓骂曹》,台下喝彩声不断,一曲唱完,她还没来得及卸妆,一个30多岁的男子走到后台,为她献了一束花。
这人便是后来称霸上海滩的杜月笙,只是那时还未成名。
而当时的孟小冬,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孩子,除了觉得杜月笙的大耳朵有趣以外,对他没有任何好感。
她自然不会想到,多少年后,这个男人竟会成为自己最可靠的港湾。
梅孟之恋 深情被负
在上海成名后,孟小冬又去福建、汉口等地演出,甚至还被邀请到南洋演出。随着她演出的增加,师傅仇月祥逐渐退居幕后,成了她的经纪人。
有一次演出完,孟小冬天真地问父亲:“我现在是角儿了吗?”父亲和师傅对望了一眼,跟她说:“你的路还长呢?”
孟小冬明白了,她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好在京剧圈子很多前辈很看好孟小冬,特别是琴师孙老元,一再建议她到北京学习。在大家的支持下,孟小冬决定北上学艺。
到达北京之前,他们先到了天津,并在天津演出了一段时间,孟小冬又在天津收获了无数粉丝。但她记得自己北上学习的目的,过不久就到了北京。
1925年6月5日晚,孟小冬首次在北京登台演唱《四郎探母》,全场惊呼,孟小冬终于赢得了北京戏迷的认可。
彼时的北京城,众星云集,余派老生余叔岩红得发紫,梅派大师梅兰芳风头正旺,还有徐碧云、朱琴心、黄桂秋、小翠花等角儿名气也很不错。
孟小冬初来乍到,虽然声望不错,但比起梅兰芳和余叔岩还是差了很多。庆幸的是,孟小冬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各路大师请教,演艺成长很快,不久就成了京城有名的新秀。
随着演出的增多,孟小冬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一年之后,她买下北京四三条的25号和26号院,将父母弟妹接来北京,家人、她和师傅分住两院,自此在北京安了家。
1926年夏天,北京电台总办为母亲办寿,请梅兰芳和余叔岩合唱《四郎探母》,碰巧余叔岩因病不能出演,外人于是给主办方建议,由孟小冬代替余叔岩。
为了稳妥起见,主办方先找梅兰芳和孟小冬试演。
那是二人第一次公开见面,以前虽然同台演出,但只是打了个照面,并未交流。
熟悉京剧的人知道,《四郎探母》讲的就是杨四郎与辽国公主结婚十五年后,听说杨母押粮草来营地,便跟公主商量,求见母亲一面。
在当天的试演中,梅兰芳演铁镜公主,孟小冬演杨四郎,乾旦坤生,颠倒阴阳,加上二人当时未穿戏服,场景就更奇妙了,在场所有人连声大喊“绝配”。
这些人口中的“绝配”,不单单是说他们演戏绝配,而是说二人的才貌绝配。这种呼声,在二人公演之后更加强烈,尤其是梅派的人,极力撮合二人在一起。
事实上,最初二人都不同意。
梅兰芳欣赏孟小冬,无奈已经有两房夫人,二夫人性子十分强悍,自然不可能准许他再娶一房夫人,但他又不愿意让孟小冬做妾。
孟小冬仰慕梅兰芳,可当时女伶人一旦结婚,从此就不再登台,为梅兰芳放弃喜爱的京剧,她还是有些不舍,而父亲和师傅觉得她已成名,前途无量,自然不可嫁人做妾。
只是,自那次合演之后,梅兰芳只要演出《四郎探母》,就找孟小冬跟自己合演。
有一次,观众看完一出未尽兴,叫嚷着让二人合演《游龙戏凤》,依然是梅兰芳扮女,孟小冬扮男。
这一次演戏,让很多观众大饱眼福,多少年后都还记忆犹新。
演出中,青涩年华的孟小冬面对美男子梅兰芳,不慌不忙,不卑不亢,二人声情并茂,台下人直呼:珠联璧合,天生一对。
这次演出后,二人感情迅速升温,加上梅党的极力撮合,婚事终于定了下来。
1926年冬,梅兰芳和孟小冬在北京举行了婚礼。那一天,孟小冬身穿枣红色旗袍,外罩獐绒坎肩,头戴貂皮帽,气质非凡,美男子梅兰芳站在一旁,果真是不可多得的一对璧人。
但相爱容易相处难,婚后的孟小冬随即感到孤独和寂寞。
梅兰芳给孟小冬买了一个四合院,每天下午三点吊嗓子时过来陪她,晚上则回二夫人福芝芳那边。
孟小冬从小一直在舞台上忙碌,一下子成了全职太太,自然寂寞,虽然梅兰芳给她请了老师,教她写字、学琴,但比起演出的忙碌,她还是闲了很多。
最初两年,二人虽然聚少离多,但还是十分恩爱,孟小冬也感觉很幸福。可是,孟小冬不唱戏后,很多粉丝到处打听她的下落,希望她能再次登台演戏。
有一个粉丝更加出格,直接拿枪找到二人住处,指责梅兰芳抢了自己的心上人,慌乱中误杀了梅兰芳的朋友,那个粉丝也被赶来的警察打死。
媒体立刻对这个事件大肆炒作,说孟小冬原是该粉丝的未婚妻,遇到梅兰芳移情别恋。而梅兰芳的二夫人则一再告诫梅注意人身安全。
梅兰芳去孟小冬那边的时间渐渐少了,两人的关系开始有了变化。
刚好那年,梅兰芳独自去美国巡演了几个月,下飞机听闻伯母病故,而伯母是养他长大的人,所以没来得及看孟小冬就回家奔丧了。
孟小冬听闻丧事,一直等人接她去奔丧,谁知等了很久都没见人,于是找到梅家,要求进去磕头守孝,却被二夫人福芝芳拦在了门外。
孟小冬自然不依,梅兰芳不得已出来,让她回去,孟小冬含泪回家,想想自己抛弃事业,只为与他白头偕老,如今却连家门都不能进。
当即下定决心,自此与梅兰芳恩断情绝,此生永不相见。分手时,她发下誓言:我若再唱,一定唱得比你好,我若嫁人,嫁的人一定比你强。
杜冬之情 情深不寿
孟小冬离婚后,有段日子心灰意冷,她便皈依佛教,吃斋念佛。
这时候,有个一直关心他的人又及时送来了温暖,那就是13岁送花给她的杜月笙。
其实杜月笙一直跟孟小冬有来往,因为他的四夫人姚玉兰与孟小冬是结拜姐妹,他一直通过四夫人关照着孟小冬。
杜月笙喜欢孟小冬,但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明白孟小冬不会跟自己在一起,所以对她一直是以礼相待。
听说她与梅兰芳离婚时啥也没要,杜月笙觉得不值,于是帮她问梅兰芳要了四万元的分手费,还让姚玉兰把孟小冬接到上海游玩散心。
那时很多人疯传孟小冬的谣言,孟小冬心灰意冷不想再唱戏,杜月笙却鼓励她继续登台。
她想起自己离婚时的誓言,于是决定拜余叔岩为师。
余叔岩当时身体不好,很想找个关门弟子,传授自己的毕生所学,他也很欣赏孟小冬,所以就答应了。
那以后的五年,孟小冬一直跟随余叔岩学艺,空闲时还细心照顾老师。那几年,她没有任何收入,杜月笙便承包了她所有的开支。
1943年5月,54岁的余叔岩因病去世,孟小冬感念师恩,亲自为她守孝三年。1947年,陕西发生水灾,杜月笙想借60大寿组织赈灾义演,于是请了所有的名角一起演出。
梅兰芳和孟小冬都在名单之列。只不过,杜月笙为了照顾孟小冬的情绪,把二人的节目全都错开,致使两人始终没有碰面。
这是孟小冬自师傅死去后首次登台,接连演了两场《搜孤救孤》。据说,当时的门票被黄牛炒得翻了十倍,但还是一票难求,其演出盛况远远超过了梅兰芳。
这场演出之后,“冬皇”的名号自此叫响,只可惜,这一场演出是她演艺事业的巅峰,也是她演艺生涯的绝唱。
在演出前,她就宣布从此不再登台,演出完后,她把所有戏服送人,只留一件褶子做纪念,以此行动告诉大家,自己以后不会再登台。
有人也许认为她太任性,只有熟悉她的人知道,她是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登台。
她从小刻苦练习,多年跑场子,身体早已吃不消,加上感情受挫,思虑过重,也导致身体更差。
演出完后,杜月笙希望她留在上海,她想着父母,还是回了北京,杜月笙连忙派人去北京,为她又买了一栋新房子。
可惜她在新房没住多久,北京战事爆发,杜月笙便包下飞机,把她接到了上海。从此,姚玉兰、杜月笙和孟小冬三人一起生活,孟小冬的心自此安定下来。
1948年,杜月笙带着全家到了香港,孟小冬也一直陪在身边。那时的杜月笙,已经病到卧床不起,姚玉兰和孟小冬就轮流照顾他。
姚玉兰照顾白天,孟小冬照顾晚上。孟小冬的身体本身就不好,加上每天熬夜,不仅身体更差了,脾气也变得很不好,因此跟杜家人的关系相处也不是很好。
杜月笙晚年最大的幸运,是孟小冬的照顾,他始终觉得愧对孟小冬。
他风光无限时,孟小冬没有沾上边,等孟小冬跟他在一起时,他连陪孟小冬说话都吃力。
1950年,杜月笙计划带全家迁居法国,临行前清点人员时,孟小冬冷不防来了一句:“我跟着去,是丫鬟还是女朋友?”
此刻的杜月笙才想起,他欠孟小冬一个名分,隔两天就摆下酒席,由人搀扶着与孟小冬举行了婚礼,并让家里的孩子们都叫小冬“妈咪”。
只可惜,婚后第二年,杜月笙就病逝了,好在他最后了却了孟小冬关于名分的心结。
杜月笙去世后,孟小冬分了两万元遗产,姚玉兰和孩子去了台湾,她一个人则留在了香港。当时,周总理多次给她去信,希望她能回大陆,不登台演出也可以执教。
但是,她知道梅兰芳已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她不想与他见,又顾及自己的杜太太身份,所以一直没有回大陆。
那时候的她,手上的钱也不是很多,所幸开始收徒授艺,并培养了很多弟子。
1967年,在姚玉兰的安排下,孟小冬迁居台湾,很多人听说“冬皇”到来,纷纷前来拜访,都被一一谢绝。
晚年的她,一直跟姚玉兰及其女儿生活在一起,姚玉兰的女儿像亲生女儿一样照顾她,三人如一家人一样。
她自己也深居简出,没事诵经念佛,闲时练练书法,生活过得十分惬意。
1977年5月27日,70岁的孟小冬因哮喘病发作去世,因为晚年一直信佛,所以葬于台北板桥佛教公墓。
孟小冬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她的悲剧源于那个时代。
她年少成名,却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年轻嫁给心中的白马王子,却被深深伤害;中年拜师,演艺达到顶峰,却因身体原因不再登台;晚年好不容易有了依靠,没过几年却又离她而去。
但不论什么时候,她从不像命运低头,而是把痛苦深埋心底,傲然行走于人世间,最终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冬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