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女子是半边天”。
作为现代独立女性,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不仅能够貌美如花,也能拥有自己的事业,不仅能够生养孩子,也能自己照顾好老人。
她们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而是一群有梦想有力量的新时代女性。
可别小瞧了这来之不易的女性地位,是经过多少年奋斗而拼搏出来的。
在古代,受封建传统的束缚,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连圣人孔子都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则不逊,远则怨”。
把女子和小人放到一起,恰恰从侧面说明了社会是瞧不起女子的,她们是不可能受到社会尊重的。
显而易见,古代男子的地位更突出,在家里,当家的自然就是男人了。
所以古语说:“女人当家,房倒屋塌”,老祖宗为何反对女人当家呢?这句话又有无道理呢?
“女子当家,房倒屋塌”,意思是指若是让女子成为当家人,一定会败坏自己的家庭根基,这里的房屋是虚指,而不是指真正的房子就塌了。
01生理特征所影响
正所谓:“女人都是水做的”,男女从生下来就有着身体上的差异。
古代社会分工没有这么细致,除了当官或者做生意,一般的活都需要力气。
男子健壮有力,可以从事速度力量型的工作,女子温柔似水,大多数的体力活是胜任不了的,所以一般的织绣、做饭、洗衣、扫地等家务事,多是女子干了。
而对于繁衍后代,生孩子对于男人而言,前前后后区别不大,可对于女子而言,怀胎十月,生孩子,带孩子,身体上的变化,心理上的变化,会花掉女子几年的时间去消化。
女人的心思都花在照顾自己的孩子身上,自然是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掌管家庭的大大小小的事务,也很难做好这项工作,所以,男子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当家人,从这个角度看,这句古语也有一定的道理所在。
02生长环境所影响
在古代,女子出嫁前很少出自己的闺房,没有大事是不能抛头露面的。由于缺少对外界的认知,在自我能力上的培养不够,很多女子也是不能胜任“当家人”这一角色的。
古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自幼学习的机会少之又少,只会随着母亲在家里学学织绣,料理家务,对于管理国家、军事、外交这些方面基本都是不会涉及的。
此外,女子能读书的几率也很少,一般只有那些有权势的家庭,才会请私塾先生来教自己的女儿读书,但大多也就限于《女诫》、《女论语》、《内训》、《女范捷录》之类。
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左右,便有媒人上门说亲了。大多数时候,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便嫁给了有可能都没见过面的男人,从此相夫教子,从一而终。
这不是命,而是在当初的时代背景下,无法逃出的大环境所致。女子自幼就没有过多的话语权,只是作为繁衍下一代的工具或者家族和亲的利益工具。
“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她们的脑海里从小便被这种意识所控制,大环境下谁也逃不掉这种命运,又怎会成为当家人呢?
03人的个性所影响
古代战乱频繁,在长期的征战过程中,男子作为军队的主要成员,从一开始的经济上的强权者变成了武力上的强权者。
而古代女子生性柔弱,上阵厮杀的机会完全没有,更不用说以军功获取地位财富了。何况社会给予女子的工作机会也很少,经济上无法独立,自然就没有地位。
生活中,受三从四德思想影响,加上见识短浅,女子也表现得唯唯诺诺,胆小怕事,处理事情不果断,很多时候容易感情用事。
尤其是在重大决策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优柔寡断,容易错失良机。
由于以上原因,老祖宗们都反对女人当家,所以有了这句古语“女子当家,房屋倒塌”。但是文化是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
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在现代,情况可不是这样,女子也是社会的半边天,她们独立优秀,进入各行各业,绽放每个人独有的精彩。
她们心思细腻,不仅能管好自己,也能管好自己的家庭,成为名副其实的当家人。
而且,在婚姻里,如果一个家庭的钱财地位都由女子当家的话,会避免很多麻烦,婚姻也会幸福得多。
综上所述,在封建社会,“女子当家,房屋倒塌”,老祖宗说得还是有理的。
毕竟男权社会大环境下,一个女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不足以掀起大风大浪,所以,大家改变不了这个事实,只能遵从。
而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倡导男女平等。独立女性的地位越来越高,社会缺少不了她们,孩子缺少不了她们,男人也缺少不了她们。
她们就是冉冉升起的新星,照耀整个世界。老祖宗这句古训也就没有市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