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是指对某项工作,从目标要求、工作内容、方式方法及工作步骤等做出全面、具体而又明确安排的计划类文书,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于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通知》(粤教体函〔2018〕57号)相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学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进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通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优秀率、合格率,培养学生运动与健康的良好习惯和生活方式,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二、总体目标
依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通知》(粤教体函〔2018〕57号)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与本区教育发展战略、推进教育现代目标相适应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全区各方参与的青少年健康促进网络和联动机制,基本形成全区各方共同关注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氛围。至2020年,促使我区青少年学生基本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超重、肥胖、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耐力、力量等身体素质明显提升。
三、工作方针
1.以育人为本作为价值取向。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健康成长需要,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艺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为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终身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培养合格公民和建设人才。
2.以个性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在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潜能特长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提供适宜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促使每一名学生在某一方面形成稳定的爱好,实现“全面+特长”的发展目标。
3.以学校管理作为战略举措。各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制定健康工程的具体实施办法,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对学校的实施工作进行督查管理,并对实施工作进行评估督导。
4.以循序渐进作为重要策略。逐步稳健推进学生身体健康工程,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意识,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促进行动举措
(一)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1.切实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上午安排一次广播体操,每天下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订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实施方案,逐步配足配齐体育教师、改善体育场地设施,购置必要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提供切实保障。
2.构建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健康发展新要求,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学校体育特色研究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和个性特长发展的校本课程与体育活动内容,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保证体育课堂教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增强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确保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至少学会两项日常体育锻炼的技能;坚持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传授并重、健康意识培养与健康行为养成相统一的原则,结合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要在课表上标明,做到有课本、教案、总课表、分课表、教师备课。
3.建立体育和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区教育文化体育局体卫艺股每学期不定期对学校体育课教学进行巡查和指导,全面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注意重点考察学生实际练习时间和体能发展情况。
4.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区每年定期举办或协调市举办各类比赛,包括: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完全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综合性田径运动会,完全学校及规模小学校要因地制宜、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做到人人有体育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
(二)学校卫生推进行动计划
1.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加强与区人民医院防保组、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沟通,为全区学校提供预防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对学校食堂卫生、饮用水、传染病防控等开展监督检查和指导。
2.建立“一生一卡”健康档案。建立学生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制度,以学生健康体检结果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为基础信息资料,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3.进一步加强学生近视眼防控。加强宣传教育和有效管理,巩固教室光环境改善成果,确保课桌椅配置达到国家要求并开展配套服务研究,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和职责。
4.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强班主任队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促进班主任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的调研,加强学生精神疾病危机干预,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发生。规范指导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和转介工作,完善心理咨询热线运动机制。
(三)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干预行动计划
1.各中小学校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和公告制度。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按要求配备场地、器材设备,对全校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监测、干预、指导、汇总、统计、分析、管理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撰写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2.建立常态化的学生体质监测制度。认真做好每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上报工作,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每年9月至11月,结合体育课考核与体育活动课开展随时、多次、择优的常态化学生体质健康测试,12月上报测试数据。
3.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在全面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情况进行抽测,并将结果与评优评先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各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本校全体学生、家长公告本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情况与相关学生体质健康数据。
(四)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建设行动计划
1.配齐配足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伍。根据“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要求重新核定体育教师编制数,在2020年之前配足配齐体育教师;各中小学应科学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将体育活动课、课间操(早操)、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组织、运动队训练和管理折算成课时,计入体育教师工作量;各学校参照市教育局下发文件(阳教体〔2016〕64号)要求,落实发放体育教师工作服装费和室外高温工作津贴。
2.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举办各类层次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推进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论证,漠南中学、中心小学要配备一名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其他学校以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为主,有条件的学校配备专职教师。所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现持证上岗。
3.搭建平台,开展学校体育卫生研究。设立体育卫生科研(教研)专项经费,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开展研究,促进一线体育卫生教师通过科研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形式,对制约本区学校体育卫生和学生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关键环节开展攻关,为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成立由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局长梁鸿武同志为组长,分管副局长敖贡同志为副组长,组员以局各股室负责人柯胜参、罗盛喜、梁天真、林振理、冯运筹、刘盛强、敖卓奋、冯段以及各中小学校长为成员的阳江高新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教育办,罗盛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林振理、冯段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人员从局相关股室抽调。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行动计划推进工作,督促解决推进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经费投入。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积极争取区财政统筹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资源优化、成果宣传与推介,支持学校特色发展。结合学校实际需求,保障学校设施设备到位。
(三)深入调查研究。将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内容作为我区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学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分析,全面掌握我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状况,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同时,引导广大教师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不断改进自身教育行为。
(四)开展宣传活动。围绕总体目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突出重点。通过宣传与实施,让广大师生增强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程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紧密结合,做到同步发展,整体推进。
(五)加强督导评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将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对各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对达到指标要求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篇2】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
各乡镇(街道)中小学,幼儿园、局直属学校,有关民办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工作年度报告办法》及《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提高我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目标和首要任务,深入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培养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一代新人。
二、总体目标
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采取有效措施,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争取用3年时间,建立起部门协作、社会联动、学校实施的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为学生锻炼提供完备的体育场地与运动器械;帮助学生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要求每个学生掌握至少两项体育运动技能,争取到2022年全县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全县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合格率和平均分超市平均水平,宁海籍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的合格率和平均分达到省中等水平。
三、主要任务
各校要围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在时间、师资、设备、课堂教学、大课间及课外活动等方面落实相关措施,有效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明确提升目标。每学期开学以后,各校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不同年级学生的运动水平进行全面的排摸与测试,测试结果作为学校、班级及学生确立提升目标的依据,学校和班级的提升目标由学校和各个班级确定,学生的提升目标由体育教师、班主任、学生及家长一起确定。每位学生、班级的体质健康提升目标要在班级宣传栏上张贴公示,学校的体质健康提升目标在校园宣传栏公示。
(二)保证锻炼时间。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严禁以任何理由减少或挤占体育课时间;认真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和课外活动,确保活动效果;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须在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保证学生有一小时以上的锻炼时间。每学期开学一周内,各校要在校园网或公示栏中公布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以及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三)提供师资保障。学生体质提升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与班主任,一方面各校要根据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逐步配齐配足体育教师(兼课体育老师要尽量专业化),形成一支能满足体育教学、体质健康测试训练的体育教师队伍,为学生体质提升提供专业保障;另一方面各校要进一步强化班主任提升学生体质水平的意识,积极配合体育教师开展各类体育教学活动,为学生体质提升提供管理保障。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工作任务落实到班级,体育教师负责体测项目的知识传授与技术指导,班主任负责所在班级的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同时,各校要严格制定学生体测安全保障制度,确保学生安全。
(四)完善场地设备。各校要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体育器材配备的投入,加强学校体育经费管理,做到专款专用。配齐配足相关体育器材及各种测试项目的相关器械,并及时做好维修、添置,为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提供有力后勤保障。
(五)开展测试专业培训。由县教师进修学校和县教研室负责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体育教师集中业务培训,特别是加强体质监测操作规范的培训。学生体测项目涵盖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多个方面,要重点把握好检测仪器器材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现场检测原始数据的准确性,检测数据的归类、整理,检测数据的录入、汇总、校验与备份。要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教科研活动和业务比赛,组织研发、推广具有示范、引领价值的课外体育活动案例、课题成果及各种校本教材。
(六)落实体育老师相应待遇。根据教育部文件要求,体育教师组织开展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学年核定体质健康测试课时,合格率达98%以上计8课时,95%以上计7课时,90%以上计6课时,90%以下计5课时。根据《宁波市教育局关于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服装费的通知》(甬教计〔2018〕406号)文件精神,体育课每周8课时及以上的体育教师每人每年运动服装及运动鞋补助金额提高到1000元。不按要求着装上课的体育老师不得发放运动服装费。对体质测试成绩优秀的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聘任、各级各类评先方面予以倾斜。
(七)激发师生锻炼兴趣。各中小学校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挖掘民间和传统体育资源,推广跳绳、踢毽子、抽陀螺等简便易行、喜闻乐见的民间体育项目,推广武术、舞龙舞狮、太极拳、舞剑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学生体质差异、身体发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构建自主选择的体育活动课程“超市”。鼓励、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创新体育课程和教学方式,在确保适度运动负荷的前提下,增加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趣味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或体育活动项目。要求各中小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综合性阳光体育节或组织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会,两次以上全校特色项目体育比赛,经常性地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竞赛活动,确保阳光体育运动覆盖全体学生。
(八)完善学生评价机制。各校要坚持和完善体育科目测试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要将体育科目测试成绩作为学生(生理原因不宜锻炼的学生除外)评优评先的必备依据,未达良好级及以上的原则上不能评优评先;严格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从2021年开始,体育中考取消平时综合考评项目,考试项目从原来的三项增加到四项,取消保底分,分值为40分,考试成绩直接计入中考总分。
(九)营造全社会运动的良好氛围。学校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形成“人人参与运动、人人爱上运动”的良好氛围,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要为学生课后提供锻炼场所和设备;加强与社区(村)联系,整合社会各项体育资源,组织开展各类体育社团活动;县教育局与体育发展中心对接,要加强体育俱乐部建设,完善筹资和运作模式,为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搭建平台;加强与县文旅部门的沟通,利用全县500多公里长的登山步道,为全县广大学生开辟精品研学线路;鼓励家长开展亲子活动,利用周末或假日带孩子走进大自然,陶冶心情、增强体质、培养品质。
四、奖惩机制
为切实提高做好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积极性,将建立相关奖惩机制。
(一)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学校和校长年度考核,合格率达不到95%的,学校和校长不能评为优秀。
(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县课程改革和质量提升奖励范畴,对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校和个人分别设奖。
(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体育老师、班主任的绩效工资考核挂钩,学校制定具体办法,所任教班级合格率在95%以下的体育老师与班主任本年度不能评为优秀。
(四)宁海籍大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高中段学校,给予相应奖励:
1.测试成绩平均分、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3个百分点的,或比上年度前移50名的,或在全省排名前20名的学校,评为当年度体育工作进步奖;
2.测试成绩平均分、合格率高于全省平均3个百分点以上的,或比上年度前移80名的,或在全省排名前15名的学校,评为当年度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并设立体育教师先进个人奖项。
3.将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纳入高考质量奖。
(五)宁海籍大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高中段学校,给予相应处罚:
1.大一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平均分、合格率全省排名后50位的学校,校长和学校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2.对测试成绩退步明显的学校,校长和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不能评为优秀。
(六)民办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合格率在90%、平均分75分以下的,下年度的招生计划指标将予以减少,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与当年政府购买服务及其他奖补资金挂钩。
(七)建立中小学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督导评估制度,督导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严格实施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行政问责制度。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中弄虚作假或者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
(八)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社会监督,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各校要设立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五、保障措施
(一)机制保障。要积极构建政府部门主导、学校重点推进、社会深度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良好氛围。要体现政治上关心、财政上支持、业务上指导、后勤上保障的工作体系。各校要加强与家庭、社区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制订加强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具体措施,并抓好落实。
(二)组织保障。编办、教育、财政、人社、卫健、体育等部门建立中小学体育工作协调机制,合力推动学生体质提升计划的全面实施。县教育局要加强对学校体育事业的规划、管理、监督和指导,成立由陈开南局长为组长,叶小杰、符洪铭、陈志伟、刘永宽、方仲如、陈欢涛为副组长,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础教育科。各地各校也要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要切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
(三)经费保障。县教育局主动与财政部门对接,设立全县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经费。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要确保日常体育教学、学生体质测试、体育教师培训、教科研活动等工作需要。学校要争取社会力量,设立学校阳光体育基金,推动学生阳光体育活动开展。
(四)强化督查。县教研室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调研、检查、指导,县责任区督学经常性督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落实情况,对达不到要求的体育老师提出批评整改意见,对“放羊式”的体育课堂教学视情节轻重进行全县通报、效能告诫等相关处理,对连续两年体质测试成绩下滑的学校,校长要进行约谈。
【篇3】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
为全力推动我区校园体育发展,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意见》(鲁政发〔2011〕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让健康成为学生的终身财富,培养心理健康、体魄强健、素质优良、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工作目标
全面落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长效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实际及锻炼效果,广泛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活动和竞赛,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加强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督导和评估制度,深化健康教育,实施好各项健康工作的“达标细则”,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区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速度、耐力、力量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近视率的比重明显下降,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水平达到全市中等排名。
三、工作措施
(一)开足体育课程,落实课程标准。严格按照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开足开齐体育课。充分了解各学段各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有特色、有亮点,效果好,普适性强的课程内容。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详细制定学生体育课程,突出科学合理,循序渐进,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体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倡导分批次、分层次进行大课间活动,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时间不少于30分钟。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教会学生规范体育动作,培养健身运动习惯。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二)保护学生视力,做好视力防控。各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提高对学生视力保护的重视程度,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和写字姿势,控制用眼距离与时间。严格落实在校学生近视监测制度,确保各中小学生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建立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电子档案,一人一档。并做好监测数据分析,及时制定防控方案,切实有效控制近视率升高。
(三)开展体育活动,营造运动氛围。各中小学校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比赛平台。学校每年至少要召开一次运动会,因地制宜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各学校要按照要求完成固定动作,支持鼓励开发自选动作,每所学校需要自行选择2个体育项目作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进行培养,教会学生2项及以上的运动技能,不断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充分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四)实施健康监测,掌握学生状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要求每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测工作,建立健全包括学校测试上报、部门逐级审查、随机抽查复核、动态分析预测、信息反馈公示、评价结果应用等相关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体系。全区每年将组织2次检测,各学校每年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加强对学生的测试及体检结果数据分析和运用,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方案。
(五)加强安全管理,防范运动风险。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体育风险防范机制。一方面要完善校方责任险,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校园体育设施检查维护台账,根据体育设施种类的不同,进行定期维修维护,对于损坏严重的体育器材要及时予以拆除更换。杜绝质量不合格,存在安全隐患的体育器材出现在校园。最后,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设施规范使用的引导,提高体育锻炼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的重要性,成立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小组。明确学校体质健康目标任务,创新工作方法,细化职责分工,扎实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二)制定工作方案。各学校要制定详细的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方案,方案中的要求不得仅仅满足于国家规定标准,要打造学校亮点,突出学校特色。
(三)加强监督检查。区教体局将不定期对各中小学校落实本方案的情况进行专项督导,实行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对落实方案不重视、打折扣、找借口的学校在全区进行通报。将加大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并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有关于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续关注我们。
【提升学生体质体能工作方案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