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转到封建社会的时期,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本篇讲述《四大奇士》篇。
鬼谷子(纵横奇士)
鬼谷子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额头有四颗肉痣,形状像鬼宿,因其隐居清溪之地名为鬼谷,也称鬼谷子,其师傅是创建《道德经》的老子。
鬼谷子在中国历史上是极其神秘的人物,他精通百家之学,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法家、教育家、纵横家始祖、心理学家、政治家、语言家、地理学家、哲学家、武术家等等。他留下的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关令尹喜内传》,鬼谷子常年隐居云梦山,并在此教导徒弟各种技艺,有近500位精英弟子,我们熟知的有: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徐福等等,徐福是其的关门弟子。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就属于鬼谷子。鬼谷子在中国民间有许多传说,因为其无所不能,盛传其为神仙,当然鬼谷子已被实物证实确有其人。
伯乐(相马奇士)
伯乐
伯乐,本名孙阳,字子良,又称王良,春秋时期郜国人,因其对马的研究非常高深,人们就以“伯乐”称呼他。主要作品有:《伯乐相马经》、《伯乐针经》、《伯乐疗马经》、《疗马方》、《伯乐治马杂病经》等。
相传有一次楚王拜托伯乐为他找一匹千里马,伯乐走了几个诸侯国,都没中意的好马,一天走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马喘气着气很吃力的走向陡坡,伯乐不由走到马的跟前,马见伯乐靠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就判断出这是一匹难见的千里马。事后,楚王跨上此马,扬起鞭子后,就觉得两个耳朵生风,眨眼之间,已跑出百里之外。
伯乐为秦穆公养马,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不仅仅会相马,更对养马有研究,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畜牧兽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即指伯乐。
惠子(辩论奇士)
惠子与庄子
惠子,姓惠名施,战国时期宋国人,他是名家的开山鼻祖。惠子一生主要在魏国,被魏王拜为相国,经常处理外交事务行走各诸侯国,惠施才思敏捷,博学善辩,长於雄辩与逻辑推理,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三国应该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建议齐、魏互尊为王,与张仪的主张相反,他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
惠子与庄子是至交好友,两人经常因一小事辩论,庄子是艺术哲学家的个性,而惠子则是逻辑家的个性,惠子死后,庄子再也找不到可以对谈的人,历史流传的庄子沉默20年的故事由此而来。
惠子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庄子·天下篇》中保留了他的“历物十事”,中华5000年历史中,被冠上“诡辩”的名号。
吕不韦(杂家奇士)
吕不韦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卫国人,有名的商人,政治家,思想家,最后官拜秦国丞相。执政时攻取周、赵、卫三国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作出了巨大贡献。
先秦时期,名士以养门客和立说为荣,门客越多名誉越高,吕不韦门下门客足有3000余人,令他们各自编写自己所看所闻,然后合集起来,以吕不韦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吕氏春秋》集众人之长而成,全文20万余字,被列为“杂学”,但不是杂乱无章的杂,而是以黄老思想为主体,兼容了儒家、墨家、名家、法家之长,书成之时,称若能改一字,赏千金。
杂学巨作《吕氏春秋》是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对于统治者治理国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作用,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有利于恢复经济。可惜因为嫪毐之事,秦始皇对此书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