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找寻一个起点的话,那这个起点无疑就是“三皇五帝”了。“三皇五帝”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并不陌生,毕竟在很多历史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提及,但要具体说出“三皇五帝”都是哪几位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这不仅是因为“三皇五帝”时期距离我们过于遥远,更是因为在不同的典籍中“三皇五帝”的说法并不统一。
“三皇五帝”是中华文明的起点
一、“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对于历史,毛主席是有深刻见解的。他是为数不多的能通读二十四史的人,而一部《资治通鉴》,毛主席更是读了17遍之多!可以说,从对历史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毛主席是绝不逊色于历史学家的。而要以看历史的高度和格局而论的话,甚至古今中外无能出其右者。
1964年春,中国已基本克服了三年经济困难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家建设显现出了勃勃生机。正是在此形势下,毛主席写出了这篇经典词作——《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屩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
毛主席词作《贺新郎·读史》的手迹
这首词以恢弘的笔触和宏伟的视角展现了人类从进化伊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可以说是文学史上的绝笔之作,而其中“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一句则是对毛主席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最好诠释。可以说,毛主席以俯瞰众生的“上帝视角”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浩荡的人类历史画卷,“三皇五帝”在其中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片段罢了。但困扰我们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三皇五帝”究竟是谁?他们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还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精神图腾呢?
按照固有观念,“三皇五帝”应该算作远古时代君主的代表了。可我们要知道的是,“三皇五帝”并非最早的君主,若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中国远古时期最早的君主应该是盘古无疑了。据《三五历》记载:“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极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盘古开天地
二、“三皇”究竟是谁
可见,在远古传说中,是盘古大神开天辟地创造了世间万物,而后才有“三皇”的出场。那么“三皇”都是谁呢?
事实上,史书关于“三皇”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尚书大传》中记载:“燧人为燧皇,伏羲为戏皇,神农为农皇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三皇本纪》中记载:“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白虎通》中记载:“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或曰:伏羲、神农、祝融也。”
《礼记·曲礼正义》中记载:“伏羲、女娲、神农为三皇。”
从以上史书关于“三皇”的记载来看,尽管说法不尽相同,但大多还是将“三皇”的人选集中在燧人、神农和伏羲身上。而关于所谓的“天皇、地皇、泰皇”或“天皇、地皇、人皇”,《尚书大传》中还有相关记述:“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神农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
由此可见,“三皇”有取“天地人”的含义,而燧人、神农、伏羲则分别对应天、地、人,这就是普遍意义上我们所认知的“三皇”。
“三皇”雕像
三、“五帝”究竟是谁
说完了“三皇”,接下来该说“五帝”了。关于“五帝”的不同说法尽管没有“三皇”那么多,但也至少存在以下两种:
《史记正义》中记载:“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
《礼记·曲礼正义》中记载:“其五帝者,黄帝、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陶唐氏、有虞氏,是也。”
《史记正义》中关于“五帝”的说法源自于《史记·五帝本纪》,由于《史记》在史学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后世更接受“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说法。
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普遍意义上的结论,即“三皇五帝”分别是指燧人、神农、伏羲以及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皇五帝”示意图
四、“三皇五帝”的系谱探究
“三皇五帝”究竟是谁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剩下的就是其真实性和系谱的探究了。想要弄清楚如此久远的事似乎难度不小,还好后世留下了一些线索供我们“按图索骥”。
按照《曲礼正义》的说法,燧人到伏羲之间隔了187代,女娲到神农之间隔了50代,神农到炎帝之间隔了133代。
而《祭法正义》中则记载炎帝传了8代,共520年;黄帝传了10代,共1520年;穷桑传了8代,共500年;颛顼传了20代,共350年;帝喾传了10代,共400年。
如果真的按照以上记载来计算“三皇五帝”的系谱的话,将会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显然是不足为信的。实际上,远古时期的系谱计算方式和现在有很大差别,所谓的传至几代也不等同于我们现在认知的父子相继,更何况关于“三皇五帝”记载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
既然以上的记载并不可信,那只好通过其他相关史书的记载来合理推断了。我们按照《汉书·律历志》中年代的推算,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系谱年代范围,即可以将“三皇五帝”中最早的燧人氏定位到公元前3000年至3500年之间。这也许就是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说法形成的原因之一吧。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
五、“三皇五帝”背后隐藏着人类文明发展的不同阶段
不过归根结底,我们了解“三皇五帝”并不是为了弄清其距离我们的确切年代及详细事件,而是借由这条线索理清中华文明的传承脉络和人类发展进化的不同阶段。
拿“三皇”来说,典籍对其的记载相比于“五帝”及之后的帝王来说是极其模糊的,但我们却能从中整理出人类进化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
据《白虎通》记载:“谓之伏羲者何?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詓詓,起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苇。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下。治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谓之燧人何?钻木燧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谓之燧人也。”
可见,“三皇”的先后顺序应为燧人在前、伏羲次之、神农最后。
燧人代表着“渔猎时代”,那个时代还没有产生所有权和人伦的概念,而燧人的贡献就是用钻木取火的方式教授人们吃熟食,迈向更高的文明。
伏羲代表着“游牧时代”,人类在这个历史阶段已经从山林来到平地,家族制度和夫妇人伦也应运而生,因此伏羲被称为“人皇”。
神农代表着“农耕时代”,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多,早期的渔猎和游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候农耕的优势就显现出来,神农最主要的贡献就是教民农作。
“三皇”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由此观之,“三皇五帝”对于中华民族和研究历史的人来说是永远挖掘不尽的宝藏,它不仅代表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也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与思索。毛主席一句“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既是提醒我们要本着辩证的思维分析问题、研究历史,也是在无形之中点出了世间的真理,那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三皇五帝”究竟是谁或者他们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如果能从品读历史中领悟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道理,也不枉“一篇读罢头飞雪”,甚至还能体会到“歌未竟,东方白”的绝妙体验。
参考资料:《尚书大传》《史记·秦始皇本纪》《三皇本纪》《白虎通》《礼记·曲礼正义》《汉书·律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