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汉字造字理论进行系统化总结的便是“六书”。
六书分别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象形、指事多为独体字;会意、形声多为合体字。
我们首先来看象形。所谓象形,即是用文字的线条或者笔画,把要表达的物体外部特征,具体的勾画出来。
如马、田、舟、燕、皿等字皆为象形字。
在象形的基础上,出现了指事字,它与象形的主要区别在于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为抽象的东西。如刃、凶、上、下、血、末、本。
光有象形字与指事字,还是无法描述我们的日常语言,于是会意字和形声字应运而生。其中,我们日常语言80%以上的汉字皆为形声字。
先看会意字,会意字是指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所组成的字形或字意合并起来,表达该字的意思。
如武、步、家、弃、明、体、尘、涉、伐、炙、初、兼、秉等。
有研究者对于会意字进行了细分,如同体会意字(众、森、淼、磊);异体会意字(暮、早、杲、杳);改变形体会意字(冇);组合解释会意字(尖、卡)等等。
再看形声字,顾名思义,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构成。形旁指这个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表示这个字相同或相近的发音。
如皖、樱、齿、鲸、鲤、鲫、钴、钾等。
有学者亦对形声字作了归类,如左形右声(棋,皖);左声右形(飘,功);上形下声(露);上声下形(斧,架);外形内声(固,圆);外声内形(闷)。
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
转注是指如果两个字,读音相同,意义也相似,那么这两个字就可以互换使用,它们彼此成为转注字。如“老”与“考”,在古汉语中,“老者,考也;考者,老也”。
类似的转注字还有船|舟;逢|遇;呻|吟。
假借是指有些字只有读音,没有字形,就借用其它的字来表示。如自(本义指鼻子);焉(本意指一种鸟)。
通过对六书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人类文明诞生之初,首先出现的是语言,而后为了记录的需要,才产生了文字。
这也在提示我们,学习语言重点应是听,听力练习永远要摆在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