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译文和原文(桃花源记第三段翻译及原文)

初中和高中,我们曾学过很多古文,其中很多都是我们当时所痛恨的“背诵全文”。一晃很多年过去了,这些古文,你还记得多少?人生经历了那么多之后,那些当初能够脱口而出的经典句子,你懂了吗?

​【原文】

《桃花源记》 (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渔人发现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风景优美。)

“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写渔人如何进得桃花林的。表现了道路的曲折,林的隐蔽和幽深)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渔人入山后,看到的情景: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桃花源中的人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场景:人们闻讯而来,杀鸡设宴,酒食作陪。体现了桃花源中人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源中人听闻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各各叹惋不已。)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渔人按原路走出桃花源,处处标记,暗示这个地方不存在。 增强了故事曲折和传奇色彩。)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赏读】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了起来。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虚构了这样一种理想社会: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但他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空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