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
十年泉下无人问,九日樽前有所思。
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唐代:李商隐《九日》
李商隐少年时才华出众,受到令狐楚的青睐,将他收到帷下,亲手传授他应举用的骈体文。因为这层关系,李商隐自由出入令狐家,与令狐楚儿子令狐绹的关系也非常好。李商隐对老师令狐楚非常感激,曾作诗一首表达感激之情,题为《谢书》,云“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李商隐初次参加进士考试失利,后来在令狐楚父子的帮助下,第二次顺利及第,那年他才24岁,可谓少年得意,前途一片光明。令狐楚去世后,李商隐参与料理他的丧事,可见他与令狐家关系之密切。
后来一事改变了他的命运,料理令狐楚丧事后,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之聘,作了幕僚,王茂元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件事使他被动卷入了牛李党争,处境十分尴尬。首先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并因之付出了很大代价。李商隐为两党所不容,在官场无法立身,长年沉潜下僚,郁郁不能得志。
后来令狐绹作了宰相,李商隐多次寄诗给他,请求援引,但是都石沉大海,杳无回音。
一年重阳节,失意的李商隐又来到令狐家,令狐绹避而不见,李商隐便在墙壁上题下了这首《九日》诗。这首诗借重阳节怀念恩师令狐楚,同时也流露出对令狐绹的不满埋怨。十年前,李商隐是令狐家的尊贵客人,可以自由出入,和府中人关系亲密,而十年后,府前设置了行马,进门都不容易。诗的前两联暗喻令狐楚昔日对自己的赏识和栽培,充满缅怀追思和感激之情;后两联暗喻数年间遭遇令狐绹的冷落和排斥。
诗中也透露着诗人的失意和酸辛,希望得到贵人的提携,可谓非常的卑微。令狐绹见到这首诗,因为诗中冲犯了他父亲的名讳,非常生气,就把那间房紧锁,终身不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