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一生留下六百多首词,用到词牌一百多种,但在这些词牌中,辛弃疾对《鹧鸪天》情有独钟,因为仔细检索,在他的词作里,《鹧鸪天》竟然有六十三首,占总数的十分之一还要强。并且在这六十多首词里,不乏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鹧鸪天·送人》,比如《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等,我们以后会逐篇读到。
(稼轩词甲集书影)
本文我们先来读一首《鹧鸪天·代人赋》,它也是这个词牌下的名篇,全词如下: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诗词书法·刘志明)
《鹧鸪天·代人赋》中的“鹧鸪天”是词牌名,“代人赋”是词的题目。
词原本是没有题目的,因为词本来就是歌词,它是供歌女们演唱的,所以本来没有题目,“虞美人”就是一个“虞美人”,“浣溪沙”就是一个“浣溪沙”,没有题目,可是到了苏东坡,他开始表现他自己的个人情致,抒发他自己的情感,词就开始有题目了,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里“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辛弃疾像)
所以,我们看,这首词的“标题”是“代人赋”,这其实对词的主题没有概括作用,我们现在已经无法弄清楚这首词辛弃疾是“代”谁而作的词了,或者是一位内心充满“离恨”与“相思”的女性,或者,词人只是借了这样一个题目,抒发自己胸中的愤懑与哀伤吧,所谓的“代人赋”只是障眼法,词中写所说的“离恨”或许不是简单之“离恨”,而是他离开朝廷,无法报国之恨,他的“相思”也只是他抗金复国志意无法实现的哀愁吧。辛弃疾至少有三首“代人赋”的《鹧鸪天》,这是其中之一。
先不管这“代人赋”背后隐藏了什么,只先读它的字面意思。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晚日”当然是黄昏或者傍晚,此时的寒鸦因为日色的原因正在归巢;“柳塘新绿”当然是早春,此时,池塘柳树刚刚发芽,正是柔枝随风曼舞的时节。合在一起,这是早春时节的一个傍晚。但早春的景色很多,为什么作者偏偏选择了寒鸦呢,因为寒鸦此时归巢,与远人不归相对应,极易引人怀思,更生孤寂之感,由此共同营造出“一片愁”的意境。
(柳塘新绿)
但词人很快又提到新生的柳枝,它是温柔的,这自然对照的是女主人公心底的温柔,初春,正是思念远人的季节,因为春天到了,望到柳树新绿,自然会勾起对远人的怀念。但是词人被寒鸦归巢的悲凉景色触动了哀愁,他甚至有点怪罪这柳树的绿了,这么悲愁的心境之下,柳树却为何要“温柔”呢?为谁“温柔”呢?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若教”,如果,这是假设,这种假设是她的愿望,当然也是深沉的感叹,如果能够“眼底无离恨”,实际上正说明,此时的女主人公,“离恨正浓”,触目所见,不管是寒鸦也罢,柳枝新绿也罢,尽皆“离恨”。
(书法·不信人间有白头)
下面的“不信人间有白头”是以“眼底无离恨”为条件的,如果“眼底无离恨”,那么人间就不会有“白头”了,既然现在“眼底”充满的“离恨”,那么,也就只好无可奈何地“白头”了。她在哀叹自己“白头”这件事,而“白头”的起因正是因为眼底触目所见尽皆“离恨”。这一假设,更显“离恨”之伤人。她的所有哀愁,她的“白了少年头”,都只是因为“离恨”。这样的表达,要比直接说为了“离恨”而“白头”,更婉曲,也更深沉。
这两句是本词的“词眼”,是流传很广的名句,其妙处,正在表达情感的深沉。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下片是上片情感的延续,说愁肠已断,相思泪难收,为了思念只好重上“小红楼”,这里的“重上小红楼”,可能是旧时与恋人共渡美好时光的地方,因此,她幻想着心上人可能仍在楼上,“重上”就可重温旧时恩爱的时光;也有可能是“小红楼”是可以极目远眺的楼宇,在这里,她可以望见远方,希望自己能通过登高以怀念远人。
(相思重上小红楼)
到了末句,词人将情感再推进一层——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她明明知道,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视线肯定会被青山遮断,心上人是看不到的,但她还是身不由己,不由自主地频繁登楼远望。她的情感是多么的热烈啊,热烈到理智已经无法约束,明知登楼倚靠阑干远望不会有任何收获,但她仍然要一次又一次地登楼,远望,这两句的妙处,与“不信人间有白头”两句表现手法近似,同样让人感觉情感的深沉浓烈。
(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中评价此词:
“人生容易白头,大抵怨别伤离所致。故下阕言相思不已,重上楼头,明知江上峰青,已曲终人远,而阑干独倚,极目云天,与东坡“天一方”之歌,同其寓感。”
(望美人兮天一方)
这里的“天一方”之歌,是指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从情感以及表达手法上来说,二者的确有相像之处,但相比之下,辛弃疾的词更深沉,而苏东坡的歌更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