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写的一篇散文。
不过,当我们说出这个判断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错了。因为古代从来没有“散文”这个说法,这个概念,是在五四时期,从西方进口来的。因此,我们不能把《桃花源记》当成散文,或者当成其它任何文学作品来讲。
(《桃花源记》插图)
当我们不把《桃花源记》当成文学作品的时候,就遇到一个问题:《桃花源记》里写的是不是真实的历史呢?
如果是真实的历史,那么这里就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就算桃花源村是一块隐居在山中的净土,那么,为什么渔人出来的时候,原路都留下了标记。但是当渔人带着太守跟着标记寻找的时候,为什么却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呢?还有,“高尚士”刘子骥前往寻找桃花源的时候,没有找到,为什么不久就生病去世了呢?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因此我们可以就此做一些大胆的推测。
一是“另一时空说”。也就是说,桃花源村实际上是另一时空。按照现代科学,宇宙中另一时空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这个时空的人,要进入另一时空,显然是不容易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找到进入另一时空的路径。因此,当渔人第一次误入桃花源村的以后,虽然出来的时候留有标记,但是,再要回去,时空就发生改变了,他不可能找到回去的路了。刘子骥也去寻找了,但既然是另一时空,可能物质不一样,刘子骥说不定受到了强磁场或者核辐射等等,因此回来不久就去世了。
二是“阴谋掠夺说”。实际上桃花源村是存在的,太守在渔人的寻找下也找到了。但是,由于整个桃花源村都没有军队,因此,太守带着军队血洗了桃花源村,抢光了这里的财物,并且把这个地方夷为平地。然后太守对外宣传找不到这个地方。他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掩盖真相。而那个刘子骥,可能因为在寻找中发现了真相,因此被杀人灭口了。
(根据《桃花源记》改编的皮影戏人物)
三是“地质灾害说”。按照渔人的描述,桃花源村应该在一个山谷之中,周围全是群山环抱,中间有一片开阔的土地,供桃花源村的人们耕种生活。但是,这样的地方,很容易发生地质灾害。比如发生了大型的泥石流,或者发生了大型的地震等等。因为发生了这样的地质灾害,因此整个桃花源村被全部埋没在了这种灾害之下。所以太守前去没有寻到。而刘子骥或许是看见了这样的惨状,心里悲伤,因此最终郁郁而终。
当然了,以上的这三种猜想,都是首先假设陶渊明所写的是一种真实情况的前提下猜的。不过,虽然古代并没有“散文”这种说法,但是,并不表明古人写的文章不能虚构。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很可能并不是真的,而是他的一种虚构想象。
那么,如果《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一种想象,上面的几个问题,又怎么解释呢?陶渊明想表达什么呢?
(陶渊明画像)
其一,“诚信”是进入桃花源村的唯一入口。
为什么渔人再次去寻找桃花源村的时候找不到?因为他把“诚信”给丢了。
渔人去了桃花源村,桃花源村的人,都把渔人当成朋友,每家每户都请渔人去吃饭。渔人出来的时候,桃花源村的人,明明给渔人讲过了,让他不要给外面的人讲。
可是渔人出来后,立刻就到处留标记,而且还跑去给太守说,让太守带人前往。这样做,显然是非常缺乏诚信的表现,也将给桃花源村带去极大的伤害。既然如此,他们怎么会找到桃花源村这样的地方呢。
所以说,“诚信”是进入桃花源村这片净土的唯一入口。
其二,桃花源村这种净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
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古代品德高尚,不满现实的人,都会找一个地方隐藏起来,当“隐士”。这也是古代那些品德高尚的人,经常做的一件事。
既然如此,刘子骥和桃花源村,不就是天然的契合吗?刘子骥去桃花源村,不是正合适吗?为什么刘子骥也找不到桃花源村呢?
显然,陶渊明想说的是,像桃花源村这样的地方,在现实社会是找不到的,不管一个人品德如何高尚,他多么想隐居,都不可能有这样一块净土。
刘子骥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因此,他最终选择了很快去世,去天国寻找。只有在另一世界里,才会有幸福安宁。这差不多已经就是一种宗教的解释了。
大约,陶渊明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两层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