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音乐的古诗,您记得有哪几首?
有两首诗,您一定很熟悉。
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
这两首诗有共同点:用景物来描写乐声,并且烘托出感情。
这种写法会存在一个问题:为了让乐声形象化,诗中的景物一般是虚景,都是诗人的假想。
那么,有没有能够以假乱真的古诗呢?
还真有!
温庭筠的这首《瑶瑟怨》,您就很难弄清楚诗中的景物是实景还是虚景。
冰簟银床梦不成,
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
十二楼中月自明。
您可以先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到底是写的实景呢,还是虚景呢?
不骗您,其实我也不知道。
以假乱真,真真假假,就是这首诗的魅力。
我们来仔细读。
古瑟
一、女主人公心中有愁绪
1、冰簟银床梦不成
冰簟,清凉的竹席。
银床,银饰之床。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躺在竹席银床上,梦也难以做成。
这句话有一个误区,很容易误导人。
就是“冰簟”两个字。
很多人认为,它是指竹席清凉或者冰凉。
其实,冰簟应该是对竹席的一种美称,我认为是指光滑如冰的竹席。
我们从古诗词中可以很多例子。
比如,李商隐写的“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交杯。”
再比如,苏轼写的“冰簟堆云髻,金尊滟玉醅。”
还比如,陈师道写的“冰簟流光团扇坠。”
尤其是陈师道写的“冰簟流光”,这是在明月照射下,竹席流光溢彩的情景。
可见,冰簟是指光滑如冰的竹席,应该是质量比较好的竹席。
在温庭筠这首诗中,“冰簟”和“银床”并列,是为了突出主人公睡眠环境的美好。
这两个词也能表明,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女子。
那么,女主人能睡好觉吗?
不能,因为“梦不成”。
睡眠环境如此美好,主人公反而“梦不成”,可见她心中有愁绪。
这是反衬的手法,用睡眠环境的美好来反衬女主人公内心的愁苦。
但诗人为什么不直接写“夜不寐”,而要写“梦不成”呢?
这说明女主人公渴望“梦成”。
也就是说,她的心中有一件事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只能寄希望在梦中实现。
这是女主人公内心愁苦的原因。
那么她为什么而愁呢?
我们要逐步分析。
夜空
二、女主人公孤独寂寞
2、碧天如水夜云轻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天空碧蓝如水,夜晚的云在空中轻轻飘荡。
这句话写得很美,但是很难读懂。
首先,这到底是写的实景还是虚景?
您如果说,女主人公睡不着,走到窗前,看到了碧蓝如水的天空,看到了轻轻飘荡的云,这有何不可呢?
或者说,女主人公睡不着,然后独自鼓瑟,瑟声就像云一样在宁静的夜空里缓缓地飘荡,这也能说得通。
我认为,这一句既是写实景,又是写瑟声,同时烘托出女主人公的感情。
其次,这一句到底烘托了什么感情?
我们来分析景物特点:
碧天如水,是形容天空的明净,如果是写声音,也可以形容夜空的宁静;
夜云轻,是形容白云的轻柔,如果是写声音,也可以形容声音的轻缓。
在明净的天空中,没有其他事物,只有白云轻轻飘荡;在宁静的夜空中,没有其他声音,只有轻缓的瑟声。
您看,明净的天空反衬出白云的孤独与寂寞,宁静的夜空也反衬出瑟声的孤独与寂寞。
白云和瑟声的共同特征,就是孤独与寂寞。
这就是女主人公的心情。
那么女主人公为什么会感到孤独与寂寞呢?
大雁
三、女主人公与亲人离别
3、雁声远过潇湘去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凄厉的雁声远远地飞过潇湘去。
那么这一句到底是实景还是虚景呢?
这也说不清楚。
有可能,刚好有大雁飞过,发出了凄厉的叫声,然后越飞越远。
也有可能,这是女主人公鼓瑟的声音,突然急切,而后又慢慢平缓。
我仍然认为,这既是写实景,又是写瑟声,同时也烘托出了女主人公的感情。
那么此时女主人公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答案就在“潇湘”两个字。
大雁为什么要飞到“潇湘”?
这很简单,现在是初秋时节,大雁自然往南飞,而潇湘地区的衡山是传说中大雁南飞的终点。
这里隐含了一个问题,大雁的家在哪里?
我们常说“大雁北归”,可见,大雁南飞其实是离开了家。
您看,这里还隐含了借喻的手法。
女主公思念的亲人就像大雁一样离开了家,去往了南方。
这就很清楚了,女主人公是在回忆亲人刚刚离家的情景。
可见,这一句烘托出女主人公与亲人离别时的痛苦之情。
到这里,我们就可以回答女主人公“梦不成”的原因,她是在思念自己的亲人,渴望在梦中与亲人团聚。
亲人已经远去,又盼不回来,女主人公能怎么办呢?
四、女主人公以明月寄托相思
4、十二楼中月自明
十二楼,指女子的住所。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女主人公的房间里,月亮自然很明亮。
这一句也可能是写的实景,此时的明月正好照着女主人公的房间。
也有可能是形容逐渐逐渐平静的瑟声。
但这个“自”字很有意思,它含有一种推断。
通过平静的瑟声,自然就可以判断出明月正照着女主人公的房间。
为什么?
因为瑟声中充满了相思。
这也是瑟声与实景的结合,烘托出了女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五、整首诗的脉络梳理
首先,诗人先运用反衬的手法,写出了女主公心中的愁绪;
其次,通过描写夜景,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
然后,通过描写雁声,烘托出女主人公与亲人离别时的痛苦之情;
结尾,通过描写明月,烘托出女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您看,这首诗是不是写得非常巧妙?
如果不看诗题,我们根本不可能知道这首诗其实是在描写瑟声。
原因就在于,诗中的景物描写,完全符合首句中描写的女子的处境。
诗人把实景、瑟声,以及女主公的感情,三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人物感情随着景物和瑟声的变化而变化。
景中有声,声中有情,让人回味无穷。
您觉得这首诗写得巧妙吗?
欢迎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