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波媚陆游表达的感情(秋波媚陆游阅读答案)

上一首词我们读的是《蝶恋花 陌上箫声寒食近》,这是陆游在去南郑的路上写的。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词是陆游在南郑的时候,写的一首《秋波媚》。首先说一下这个南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因郑人南奔而得名,在南宋的时候,南郑是抗金的前线。1172年,陆游四十八岁,他受到王炎的邀请,到南郑任职,开始了八个月的军旅生活。陆游虽然屡次遭贬,郁郁不得志,但这一次,来到南郑,来到抗金的前线,过了一段毕生难忘的军旅生活,可以说南郑成了陆游践行人生理想的地方。在这段期间,陆游也写了不少诗词,记录他在南郑的生活,这些作品,也成了日后我们研究陆游的重要文献。今天我们要欣赏的就是其中一首《秋波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晚间登上高兴亭,遥望长安之地,边城笼罩在秋日的气息中,军中号角哀鸣,烽火映照着高台。我击筑高歌,当空酹酒献祭苍天,以表悲壮悠然之气。

谁像多情的南山明月,将层层云障冲破。灞桥边如烟的翠柳,曲江池畔的楼台,都在等待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高兴亭,在南郑城西北,正对着被金兵占领的长安南山。陆游在七月十六日登上高兴亭,遥望远处的南山。“秋到边城角声哀”,奠定了悲秋的基调。南郑属于抗战前线,因此称边城。“角声哀”,鼓角声充满悲哀,表达了对国土沦陷的悲哀。“烽火照高台”,“烽火”是古代的边防措施,在高峰处筑台,白昼举烟,夜间置火,警示军民做好防御和迎敌的准备。后来变为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在这里就是指前线安全的平安烽火。

陆游登上高兴亭,看到平安烽火生起,在悠长悲哀的号角声中“击筑酹酒”,“悲歌击筑,凭高酹酒”,“筑”是一种弦乐器,“酹酒”是把酒洒在地上的一种祭祀仪式。陆游击筑而歌,慷慨激昂,歌声荡气回肠;歌罢向空酹酒,献给昔日的英雄,祈愿国土早日康复。“此兴悠哉”,这个兴是高兴的兴,是收复关中有望的高兴,也正好与高兴亭相呼应。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片将视角转移到月亮,赋予了月亮感情。“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月亮升到南山顶,陆游赋予了它人的感情,多情的月亮似乎理解陆游的心情,于是将层层云障推开,好让陆游望见长安南山。“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这里进一步想象,陆游将“灞桥烟柳”、“曲江池馆”拟人化,想象这些长安的美丽风景,如沦陷区的百姓一样,都在等待南宋军队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这首词充满着浪漫主义,从“哀”到“兴”,充满了乐观主义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非常具有感染力。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