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具时代特色的历史阶段,在民国存续期间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互杂糅。在这种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之下,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作家群体也可以称得上,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代文化耕耘者。
生活在多种思想与文化杂糅的大变革时代,民国作家必然要受到时代影响与羁绊。所以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作家,以及他们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的文学作品,也都不可避免的被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后人为了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学进行区分,将民国时期产生的文化现象称为“民国文学”。从1912年元月民国建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阶段的所有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都被划入了“民国文学”领域。
民国从建立至覆亡共历经三十八载春秋,虽然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战乱之中,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黄金十年”。
虽然这十年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转瞬即逝,但是却为民国文化向多元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以及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
由于民国正处于以新代旧的关键时期,所以很多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新型文学体裁层出不穷。并且也涌现出了以徐志摩、林语堂、朱自清,以及张爱玲、林徽因、萧红、冰心等,极具个人风格和文学思想的民国作家。
尤其是创立了《诗》月刊并倡导新诗的朱自清,更是以才华横溢的文学先导精神,创作出了很多内容新颖、主题明确的白话美文。大家耳熟能详的背影《背影》、《春》,以及被誉为“白话美术文模范”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都是朱自清最为世人熟知的名作。
他创作的散文名篇《春》不仅“贮满诗意”,而且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春的赞歌”。“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开篇就以饱满的感情色彩迎接春天到来。尤其是两组“盼望着”更是表达了,对春天的急切期望与一往情深。
民国作家朱自清的文学思想形成契机
1.朱自清文学思想形成契机
朱自清是民国时期作家群体中的佼佼者,作为当时江南文化圈内出类拔萃的大作家,曾经创作过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诗歌、文章、散文是朱自清文学思想中的三大利器,他以独特的文学视角不断去阐释符合时代特色的新思想。
生于晚清末年长于民国时期的朱自清,在年仅18岁时就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校期间,他不仅积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也接受了新型思想的熏陶。由于对文学情有独钟所以他一直笔耕不辍,并于入校之后的第三年开始在各大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
1921年已经拥有独立文学思想的朱自清,加入了以新文学运动为核心的文学研究会。在此期间它不断吸收文学创作领域方面的营养,并快速成长为文学研究会中的代表作家。1922年24的朱自清与后来的大作家叶圣陶,一起创办了《诗》月刊并积极倡导新诗创作。
《诗》月刊作为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可以说为民国时期的新诗创作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个时期其实正处于新旧思想以及中西观念,相互排斥与不断融合的关键时刻。作为当时社会中的进步青年朱自清的人生经历,其实也是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2.朱自清文学新起点《毁灭》
1922年朱自清创作的长诗《毁灭》,在《诗》月刊上发表之后就引起了当时诗坛的广泛注意。作为五四时期备受关注的抒情长诗,其实描绘的就是诗人对人生的困扰,以及对新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虽然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去欣赏这首诗歌,总会给人一种难以咀嚼的晦涩之感。同时,也无法从诗歌的语言中直白的,去体悟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是在民国时期却具有非常高的文学价值,因为诗人在诗中所体现出的压力与思想痛苦,才是他创作《毁灭》一诗的真正寓意。
“我流离转徙;脚尖儿踏呀,却踏不上自己的国土!在风尘里老了,在风尘里衰了,仅存的一个懒恹恹的身子,几堆黑簇簇的影子!”。
这是长诗《毁灭》中的节选诗句,通过这几句诗文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笔者认为朱自清作为一个崇尚实用主义的人,他能够超越自己内心世界以及环境,写创作出长诗《毁灭》就已经阐明了,他要寻求文学新起点的决心与气度。如果从这首诗歌的整体意境上去分析,不难发现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绪,其实就是朱自清的现实想法。
他曾在《毁灭》序文中写道:“六月间在杭州。因湖上三夜的畅游,教我觉得飘飘然如轻烟,如浮云,丝毫立不定脚跟。当时颇以诱惑的纠缠为苦,而亟亟求毁灭。情思既涌,心想留些痕迹。但人事忙忙,总难下笔。”
从这段序文节选所表达的内涵来看,作者当时一定处于一种比较焦躁的情绪之中。否则也不会“觉得飘飘然如轻烟”。而导致这种感觉出现的主要因素,就是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以及诗人个人遭遇。
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在此之后他又创作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篇以游记形式创作的散文名作,不仅奠定了朱自清在民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同时,也让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为后期更具文学素养的,散文创作奠定了重要的文学基础,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出版之后,立即受到了当时文人的一片好评。这篇极具美感的散文作品,也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在这篇“游记散文”大获成功之后,朱自清再接再厉于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
1925年27岁的朱自清应清华大学聘请任中文系教授,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很多诗歌以及散文作品。并且创作方向也逐渐由诗歌转向散文,这其实就是朱自清能够成为散文文章的重要原因。事实上这一阶段也是民国“黄金十年”到来的序曲。
4.回忆性散文《背影》
1928年朱自清出版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其中一篇以《背影》为题的回忆性散文,不仅奠定了朱自清在民国散文创作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成为了后人争相传颂的著名文章。这篇散文以平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让大多数读者都陷入了沉思。
《背影》以朱自清离开老家南京去北京为背景,叙述了一幕父子二人在车站送别时的情景。作者的父亲为了能与他多待一会,特意送他到浦口火车站并替他买橘子。虽然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是却体现出了浓浓的父子情。
这篇散文开篇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通过这段文字可以得知朱自清与父亲的感情其实特别疏离。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对父亲车站送别,以及买橘子时的“背影记忆深刻的原因。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这是《背影》一文中父亲为作者买橘子时的语言。从这句话中其实就可以看出,封建制大家长的威严以及不会表达个人感情窘态。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这段对父亲衣着、走路形态的描写,其实也表达出了作者对父亲的敬爱。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作者的父亲由于身材较胖,所以在翻越月台时才会如此吃力。看到父亲为他买橘子时的场景朱自清才会不禁黯然神伤。
笔者认为朱自清用朴素的文字,以及没有任何修饰的真挚情感,把父亲对他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可以从平凡的小事中却展现出了伟大的父爱,作为一篇以回忆为主题的散文,将世间父母对孩子的真情写得淋淋尽致。
朱自清的在散文《春》中表达的春天情节
《春》是一篇影响力仅次于《背影》的著名散文,这篇散文于1933年发表于各大期刊。此时的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之旅回到中国,在回国之后他的人生好事接二连三。不仅与其钟爱的女子陈竹隐女士结婚,同时在第二年还喜得贵子。
笔者认为此时的朱自清一定处于春风得意之中,这一点完全可以从这篇散文中获得证实。“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这三句话是这篇散文的开篇语,不仅饱含了对春天即将来到的喜悦之情,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可以说朱自清在这篇《春》中,不仅讴歌了生机勃勃的春天,同时,也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显露无疑。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通过对初春时节大地复苏桃花、杏花、梨花争奇斗艳的描写,进而表达出了作者拥抱春天的情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全文最后三句接连三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刻画出了春天来到之时迷人的景象。
结 语
春天在朱自清的散文中像娃娃、小姑娘和健壮的青年。这其实也从春天的季节特性,以及作者的内心情感角度出发,为广大读者描绘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春天。虽然现代人无法真实感受民国时期的春天,但是却可以从朱自清散文《春》中,去体会民国时代的春天气息,以及蕴含在春风中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