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八年级下册物理教科版教学计划)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山塘中学肖百成《创意法教育下的八年级物理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清远市连州市山塘中学肖百成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代替之前的“教学大纲”,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置换,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理解和考虑:

(1)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1996年教育部组织对我国义务教育实施状况的调研表明,我国现行教学大纲要求过高,教学内容存在繁、难、偏、深、旧、窄的情况,90%的学生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同一学段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知识面较窄,同一知识深度较深。同时,对各科教学的内容、教学要求做了统一的硬性的规定,缺乏弹性和选择性。这种现状导致大多数学生负担过重,学生辍学率增加,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它应是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因此,课程标准是一个“最低标准”,是一个绝大多数儿童都能达到的标准。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应面向每一个儿童,着眼于全体儿童的发展。

(2)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现行的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课程标准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民素质的要求。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家对未来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各学科或领域学生素质的要求应成为课程标准的核心部分。

这次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加强课程的目标意识,是各国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目前,即便仍沿用教学大纲的国家,其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3)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教学大纲顾名思义是各学科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教师教学是教学大纲关注的焦点,缺乏对课程实施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4)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我国现行的教学大纲对各科教学工作都做出了十分具体细致的规定,以便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真正能够起到具体直接的指导作用。教学大纲便于教师学习和直接运用,但是“刚”性太强,不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没有给教材特色化和个性化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不利于教材多样化的实现,无法适应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与之相比,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生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应该具有的素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标准。国家课程标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评价及教材编写做出了一些指导和建议。但与教学大纲相比,这种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的、弹性的,给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空间都很大。同时,这次课程改革把实施三级管理政策作为重要目标,给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物理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

1、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3、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4、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二、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理论依据

1、郭成志创意法教育理论。该理论提出了“最差即最优”的平等教育理念,认为一般意义上的“优生”和“差生”其实是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具有相等的发展潜能。前者为左脑思维型 ,后者为右脑思维型。教育的关键在于引导前者向右脑思维转换,后者向左脑思维转换。最终实施左右脑和谐发展。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而在一般教育环境下,往往以标准答案来考试学生,标准答案的应对在脑科学上来说,是一种逻辑思维训练,是一种左脑思维训练。所以,其“优差”评价都是从左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的。而心理学认为,人的左脑一旦过度发展,右脑就会受到抑制。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考分高的学生,右脑思维往往被扼杀。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优”的学生也是“最差”的学生。而在标准答案的应对下的“差生”,一般来说,由于左脑受到的训练少,右脑就相对发达。所以从右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最差”的学生也是“最优”的学生。但是,从整个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评价,学生无“优差”之分。

在具体实施中,创意法教育提出了横向操作模式和纵向操作模式。横向操作模式运用于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1、把“最差生“的创意思维“展示“。2、把“一般生”的创意思维“修复”。3、把“最优生”的创意思维“激活”。纵向操作模式运用于同一思维类型学生的不同阶段: 1、零起点教育阶段。2、简易教育阶段。3、平等冒尖教育阶段。综合横向和纵向操作模式,创意法教育也形成了普遍适应于各科学习的纵横学案模式。

2、《小课题研究》理论:小课题研究是以学校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解决、经验总结为研究目标,吸收和运用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经验、模式和方法,改革育人思路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同时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需要;(2)、开展小课题研究是提高校本教研效益的需要;(3)、开展小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课题研究方法

1、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八年级学生物理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2、问卷法:了解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3、 在实践中开展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按研究目标和内容结合课程实际开展研究。

4、经验总结法:根据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分析教学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过程

课题主要内容:

1、研究培养师生情感创设教学情境

传说:“姜太公对周武王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也许培养师生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同时爱上他的物理课。

2、研究运用生活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3、研究运用实验现象创设教学情境。

4、研究运用趣味物理创设教学情境。

课题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5年8月—11月):准备与理论研究。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及课题立项,制订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5年12月—2017年4月):尝试与发展。收集课题相关材料,做好课题研究前的学习与培训工作,请求专家进行指导。讨论完善课题研究方案,确定个案研究对象。启动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实施;制定阶段目标;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总结交流,及时上报阶段成果;进行阶段成果展示。

第三阶段(2017年5月—6月):总结与推广。整理、分析、总结研究材料,撰写结题的研究报告;召开总结交流会议,申请结题,研究经验推广。

四、课题实效

1.课题开展以来,保持了学生对物理的好奇心,增强了学生对物理课的兴趣,许多同学在学习活动中始终有一种兴奋感、满足感,激发了学生质疑和探究的兴趣。感到许多学生学习物理的劲头提高了,喜爱物理学科的人数更多了。

2.某些所谓的“差生”也在教学活动中崭露头角,令其他同学刮目相看。问问题的人多了,学生的分析和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中常常可以看到为了某一个物理问题许多人为之争论的面红耳赤,学生间的交流多了,相互合作多了,关系更融洽了,更自信更富于挑战了。

3.课题开展以来,特别是那些学习积极分子的观察能力,思辩能力,捕捉有用信息的能力,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4.课题开展以来,学生所提的问题不局限于课本,不局限于初中物理知识,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新的要求,促进我们教师加强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改变自己教学和辅导的手段及方法,来适应新的情况。活动中培养了我们教师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善于激发学生质疑和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去探究,去实验,提高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能力。构建了物理课的有效模式,促进了物理成绩稳步提高,我任班级学生物理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由课题研究前的成绩不稳定波动,一跃稳居我市星子片区十几个教学班学生成绩前三名。

五、课题总结

经过两年的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为:

1、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物理课堂教学的模式转变。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形式有多种多样,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把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到学生的“学”上来,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

教材注重知识、技能、智力的和谐发展,课题研究促使教师认真领会教材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使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践,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3、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课题组成员在优秀课评比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绩,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意识大大增强,研究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研究期间肖百成撰写的论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情境的创设》被选送参加清远市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

4、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专业理论得到提升,专业发展再次飞跃。

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改进。促使教师积极主动学习有关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和小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运用所学知识指导教学研究活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提高。

六、课题组织

主持人:肖百成,组员:学校资料员等。

七、参考文献

1、《最差即最优——创意法教育文集》,郭成志主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年版

2、《新课程标准》 ; 3、《小课题研究》理论。

2017年6月1日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