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抗日英雄的故事20字左右)

姜墨林,1921年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红土墙子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自幼父母双亡,不到10岁,就成年累月地跟随哥哥,从事着繁重的农业劳动。童年的岁月,使他饱尝着旧社会的辛酸。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的蹂躏加上地主的盘剥,给东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1932年,刚满11岁的姜墨林,参加了党领导的地下组织中国共产主义儿童团。姜墨林虽然个子矮,身体瘦弱,但论起本领来却是超群出众的。地下党组织经常派他到日军占领区东京城、马莲河、宁安镇等地做侦察工作,与地下党组织进行联系。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经常遇到敌人的再三盘查和追问,但他总是用机智巧妙的办法摆脱敌人的纠缠,闯过重重险关。姜墨林的交通联络工作和他在群众中进行的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很快引起了盘踞在宁安县的日本侵略军和汉奸特务的注意。

地下党组织为了保护和培养姜墨林,决定把他调入游击队。一天,他被中共宁安县委的领导找去。县委领导说:“你的名声闹大了,敌人到处都在搜捕你哪!”“我不怕,他们逮不住我!”姜墨林毫不在意地回答着。“问题不是怕不怕,你还要做更多的抗日工作呢!”县委领导同志拍了拍姜墨林的肩膀,“小兄弟,光胆子大不行,和敌人斗争还要有个策略才行啊!”然后用商量的口气说:“这样好不好:你还是换个地方,到咱们的部队里去……”

姜墨林边细心听着边连连点头。

1934年初,13岁的姜墨林参加了党直接领导的绥宁反日同盟军,被编入王毓峰团里当战士。

姜墨林初到同盟军时,战士们议论纷份。有的说:“一个小孩子能打仗吗?枪一响就得吓哭了。”有的说:“枪都拿不动,还打啥仗啊!”姜墨林听到这些话以后,只是暗下决心:“等到战场上比比看,一定让你们认输!”他苦练杀敌本领,不多日子,就熟练地掌握了武器的射击要领。他还刻苦学习,不到三个月就学会了写便条和一般书信。

不久,同盟军调集三四百人的队伍,在镜泊湖北面的杨胖子沟一带,与日军大体相等的兵力接火。姜墨林也参加了这次战斗。他找到一块大石头做掩体,双手紧紧握住步枪,两眼死死盯住敌人。当敌人刚一出现在眼前时,他稳扣扳机,第一枪就打死一个日本兵。接着,一个日本军官扛着膏药旗,嘴里哇啦哇啦地喊着,冲了过来。姜墨林手急眼快,取出一枚手榴弹,向敌军官投了过去。顿时,手榴弹开了花,敌军官血肉横飞,一命鸣呼。……

战斗结束后,在部队的评功大会上,大家都说:“姜墨林的功劳大!”战士们称赞他:“人如枪高,胆如象大”。从此以后,再没有谁把他当小孩看了。

姜墨林经过初战考验后,被调到反日同盟军军事委员会,在周保中亲自领导下做通信侦察工作。他常常化装为学生,到日军统治较严密的宁安、牡丹江等地进行通信联络和递送传单。

1934年夏,姜墨林随部队由宁安县东老爷岭开始远征,渡过牡丹江,越过西老爷岭,进入苇河、石头河子一带。在中东铁路石头河子车站,姜墨林参加了我军袭击车站守备伪军的战斗。这次战斗,共缴获枪械50余支、炮弹5000余发。

1935年2月,东北反日联合军第五军成立后,姜墨林被编入第一师一团三连当战士。不久,姜墨林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月间,姜墨林于老黑山参加了打红袖头的战斗。这次战斗共歼敌100余人,缴获迫击炮一门、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挺、手枪11支、步枪50余支。

同年冬,姜墨林被调到第二军四师四团的青年义勇军中任小队长。不久,根据组织需要,他和小队里的十余名同志又被调回第五军,在军部的直属教导大队里当队员。

这时,天近隆冬。战士的宿营地白雪皑皑,素裹银装。有时“大烟炮”一刮起来,风雪弥漫,周天寒彻。然而,更严重的还不在于天气,而是敌人的“讨伐”。1935年12月下旬,日军集结了大批兵力,向我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讨伐”。怎么办?经部队党组织研究决定,将第五军军部直属部队和第二军一部分队伍混合编为一个行动部队,突袭双河镇,以此转移敌人的目标。

姜墨林所在的教导大队也参加了这次突袭的战斗。他们从距宁安县约百余公里的平岗密营地出发,经过两天两夜急速行军,翻过冰雪覆盖的老松岭,天将拂晓时来到双河镇附近。这座拥有四五百户人家的小城镇,驻守着日伪军400余人。镇外高垒深沟,据点环绕。其中,以东关据点为最大,地势险要,戒备森严,为敌人之核心据点。

姜墨林等十几名队员被选拔参加摧毁东关据点的突击队。他们不顾两天两夜的行军疲劳,利用拂晓前的有利时机。越过一条一丈多宽的壕沟,靠近了敌人的铁丝网。正当他们动手割断铁丝网时,忽然被敌人发现了。顿时,碉堡里的机枪、步枪齐鸣,照明弹腾空而起。姜墨林和十几名突击队员,被暴露在敌人的视野里,处境十分危险!这里,姜墨林沉着果断,指挥战士立即原地潜伏在深雪里。然后,他把战士分成四个小分队,从不同方向挖雪挑沟,匍匐前进。就这样,20米、10米,……距离敌人的碉堡越来越近了。姜墨林把事先捆好的手榴弹捆,提在手中,冲在小分队的前头。当他们接近碉堡时,姜墨林首先冲出雪沟举起手榴弹捆,向敌人的机枪眼里用力推了进去。片刻,只听“轰”的一声,手榴弹在敌人的碉堡中开了花。敌人的机枪哑吧了,日伪军叫喊连天。姜墨林向着敌人高声喊话:“中国人不打中国人!要枪不要命,投降吧!”这时,伪军动摇了,有的举手投降,有的扔下枪往外逃跑。剩下30多名日军官兵孤立了。正在这时,我们的后继部队冲了上来,歼灭了日军,迅速占领了敌人的这个核心据点。与此同时,敌人的其他几个据点也被我部队迅速占领。

突袭双河镇的战斗共歼灭日伪军100多名,缴获枪支、弹药和其他战利品若干。为了避免敌人的增援部队赶来报复,我部队迅速处理了战利品,并向群众作了抗日救国宣传,随后立即撤出了镇子。

夜幕降临,寒星点点。部队在雪山密林之中,急速行军。足足走了大半宿的时间,部队来到一座白雪覆盖着的大岭上。战士们抱着枪支,坐在雪地上,刚刚休息,一个多小时的工夫,忽然传来一阵枪声,随后听到高喊声:“掩护队占领阵地!”姜墨林从熟睡中惊醒过来,揉了揉眼睛,和所有的战士一样,取出几枚手榴弹在放自己的右侧,然后持枪对准前方,准备严惩来犯的敌人。

敌人的骑兵部队从山脚下冲了上来。我军掩护队的枪声齐鸣,手榴弹的爆炸声连成一片。一刹那,雪岭上战火纷飞,硝烟弥漫。掩护队居高临下,弹不虚发;敌人在雪岭下叫喊连天,乱作一团。此时的姜墨林正在兴头上,他又狠狠地扔出一枚手榴弹,随后高声喊道:“同志们,胜利不能让敌人夺回去!狠狠地打呀!”

这一场战斗,打死日军七、八十名,打死敌人战马100多匹。敌人吃了苦头,剩下的残兵败将不得不调转马头,狼狈逃窜。

1936年2月以后,在党中央的《八一宣言》精神鼓舞下,东北抗日斗争不断高涨。主力部队向北转移,越过中东铁路,到牡丹江、松花江下游一带活动。这时,抗联二路军成立了总指挥部,姜墨林所在的原第五军教导大队,已改编为二路军总指挥部直属教导团。

这以后,二路军总指挥部和吉东省委机关一同住在大森林中的密营里。姜墨林经常受省委和总指挥部的派遣,到敌人严密控制的牡丹江、林口、勃利、依兰等地进行活动。有时他向各地党委和抗联各部队传达紧急指示;有时身带钱款,到各地大小城镇购买军需物资。

有一次,姜墨林去牡丹江下游四道河子沟里抗联办事处送信,在那里,他认识了比他小四岁的小战士顾全民,并很快结成了亲密战友。他俩出去跑交通时,常常扮作流浪儿的模样:穿着一身又破又烂的衣服,拖着一双又脏又臭的胶鞋,戴着一顶又旧又大的棉帽,把机密的信件藏在帽子里。一路上,他俩打打闹闹、嘻嘻哈哈地跑着。当走到警察附近时,他俩就装作打起架来,一个抛石头,一个撒砂子,吵吵嚷嚷、哭哭啼啼地跑了过去。每次跑交通,他俩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

1937年冬,日本侵略者调动10余万大军向游击根据地进行疯狂的大“讨伐”,妄图消灭我抗日武装力量。这时,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和在外地作战的部分队伍的联系被切断了,省委机关和上下党组织的联系也被切断了。同时,由于天近严冬,大雪即将封山,眼下如何尽快解决总指挥部和省委机关人员越冬需要的粮食和棉衣,也成了十分突出的问题。这时,总指挥部决定派姜墨林率领一小部队突破敌人封锁,找地下党组织和抗日救国会帮助补充粮食、布匹、棉花等军用物资;如果地方组织解决不了,就想办法自己动手购买。

姜墨林按着总指挥部的指示,率领一支精干的轻骑队,从宿营地出发,跨过高山峻岭,穿过茫茫密林,绕过敌人的明碉暗堡,来到一个地势复杂的低洼草地。这里距离依兰县城只有七八里路。姜墨林命令战士们就地隐藏起来,并准备好爬犁等候接应。姜墨林更换了一身破旧便服,将钱款藏在一条又脏又破的黄豆口袋里。然后,他背着口袋,独自一人,直奔依兰县城。

到了县城后,姜墨林很快就和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在地方组织帮助下,通过抗日救国会,采取发动群众、以零凑整的办法,从四面八方买来所需物品。然后,发动老头、老太太、妇女和儿童,把这些东西零零散散地带出城外,送到指定地点。这样,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集中起来100多匹棉布、上千斤棉花,还有不少和胶鞋。

当姜墨林率领轻骑队员,护送着爬犁队,沿着松花江道走到距离依兰县城约90里的土城子附近时,不料发现有日军追赶上来。这时,姜墨林沉着冷静地思索了一会,然后向运输队的战士们说:“你们不要管后面,你们的任务就是快往前赶路!”

说完,姜墨林命令轻骑队员立即把马藏在灌木丛中,随后占据有利地势,埋伏下来,等待阻击。他对战士们说:“我们的目的就是缠住敌人,一定让运输队安全返回驻地!”

下午两点多钟,阻击敌人的战斗打响了。战斗一开始就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打得敌人骑兵部队人仰马翻,死伤惨重。战斗持续两个多小时,天色已黑,这时姜墨林率领战士急速上马,撤出阵地,摆脱敌人,很快赶上了运输队。第二天下午,队伍到达刁翎河口。尔后,运输队顺利地回到大森林中的驻地。

1938年8月,为了适应新环境下的斗争需要,党组织派姜墨林去苏联学习。回国后,姜墨林率领小部队活跃在绥芬河大青山一带。

1940年深秋的一天,小部队来到乜河镇附近。乜河镇是一个战略要地,驻守着上万名日伪军。镇南有一个敌人据点,驻有日本侵略军20余人。黑夜里,姜墨林率领小部队路过这个据点时,发现敌人未设岗哨,毫无防御准备。于是,姜墨林下令袭击敌人。顿时,枪声大作,火光一片。不到半个小时,20多名日军全部被消灭掉。袭击敌人据点的消息传到乜河镇里,敌人惊恐万状,连夜纠集骑兵、步兵几百名,向姜墨林率领的小部队追击而来。

姜墨林小部队发现敌人追击,决定立即改变前进方向,从东北转向东南,直奔东宁县南部山区。当小部队到达东宁以西100多里的二十八道河子时,姜墨林突然发现小部队已经被敌人包围在河谷里了。这时,姜墨林命令战士们立即分散开来,准备战斗。敌人从四面八方层层包围上来,激烈的战斗展开了。姜墨林深知,情况十分严重。于是,他和几名党员商量决定,烧毁了文件,砸碎了电台。在敌人疯狂的火力网下,战士们寡不敌众,接连不断地倒下去了。

最后,阵地上只剩下姜墨林等四名战士,与敌人坚持着顽强的战斗。姜墨林从战友的尸体旁拣起机枪,瞄准疯狂的敌人,一边狠狠地扫射,一边命令其余三名战士:“你们三个人,立刻突围!这里由我一人顶着。不管怎样,你们要活下来,回去报告总指挥。”三名战士怎肯丢下队长离开这里呢!这时姜墨林可急了:“总得有人回去报信啊!……你们快跑……”突然,敌人的一颗子弹打在姜墨林的腿上。姜墨林为了掩护战士突围,不顾伤口疼痛,又对敌人猛烈地射击起来。他向三名战士再次厉声喊道:“快,立即突围,执行命令!”三名战士只好转过身来,顺着水沟往外跑去。但在突围中,不幸一名战士中弹倒下,只有二名战士冲了出去。

姜墨林愤怒地架着机枪,拼命地向敌人扫射着,敌人接连倒下。正在紧急关头,机枪突然哑了。姜墨林急忙将机枪投进河里,然后从腰里抽出一支20响的盒子枪,瞄准冲上来的敌人,一枪打倒一个,一连消灭十几个敌人。最后,姜墨林停止了射击,愤怒地凝视着几十个围上来的敌人。敌人一步步逼近,并叫喊“抓活的”,姜墨林从容不迫地举起手中的盒子枪,用自己的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就这样,这位年仅19岁的小英雄姜墨林,壮烈地牺牲在抗日救国的英雄阵地上。姜墨林牺牲后,敌人在姜墨林的衣兜里翻来翻去。最后只找到一张纸条,上面用红铅笔写了23个端端正正的字:

“中国必兴,日寇必亡!

中国共产党万岁!

抗日救国胜利万岁!”

日本军官看过后,气急败坏地将纸条撕个粉碎,接着举起姜墨林的遗体,投入二十八道河的急流之中。

……

烈士的忠魂与山河共存!世世代代的人民永远怀念小英雄姜墨林!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