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谏逐客书为话题写议论文(逐客令文言文启示)

何谓逐客,先来了解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客卿文化,天下动荡大争,各个诸侯国相互倾轧,相互攻伐,在各个领域展开竞争,如军事,经济,民治,吏治等。而人才的竞争成为竞争的核心,各国君王为延揽人才,从各国求贤,待士如己出,孟夫子有言:“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可想而知士子在当时的社会地位,而一旦被君王看重,封官,赐银,赐地,赐美女绝不吝惜,这极大的刺激了人才的流动性和士子们入仕为官的积极性。从而发展出一种客卿文化,即一国士子,可以到任何一国去任职谋仕,来去自由,这就是所谓的客卿。逐客就是驱逐客卿,驱逐非本国的官商士民等。而秦王发“逐客令”驱逐客卿,

大概原因有二:

(一)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发展成超强帝国,一家独大,也同时成为各国士子寻求发展的首选之地,赢政尚未亲政之时,由吕不韦任丞相,全面摄政,为彰显秦国威势,仿战国四公子养客三千,吸引天下士子来秦国效力。然而后期吕不韦卷入嫪毐(lao ai)叛乱,其人得太后宠幸,秽乱后宫,后又起兵叛乱,这都与吕不韦有直接关系。而赵太后和吕不韦都是秦王赢政最信任的人,一个是相父,一个是母亲,闹出这么大的丑闻,对秦王刺激很大。吕不韦、嫪毐都是外来户,并且在秦国掀起了如此巨大的政治风波,这为后面逐客埋下了伏笔。

(二)天下各国眼看秦国一日强于一日,灭国之战行将开始,各国惶惶不可终日,其中韩国因其术治的传统,异想天开使出让秦国疲弱的“疲秦计”,即派遣本国水工郑国(郑国实乃水家大师),建议秦王修郑国渠(当时还不叫郑国渠)三百里,以此耗费秦国国力,从经济上拖垮秦国,延缓秦国对各国的攻势。然此计后被秦王识破,引起朝野震动,贵族宗亲共同建议驱逐外邦臣民,即“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而秦王竟然毫不犹豫就同意这一荒唐建议,颁下了“逐客令”,这跟吕不韦和太后的刺激也有一定关系。

在这驱逐大军里,就有李斯,然李斯少有大志,师学荀子,学帝王之学,其才能已在秦国崭露头角,正当秦王亲政之初,准备一展身手之,逐客令出,这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早在李斯落魄之时,就写过关于“仓廪之鼠与茅厕之鼠”各自生存环境的对比,因此他深深明白平台的重要性。所以他意识到,必须谏阻秦王,撤销这一荒谬绝伦的政令,所以就有了这篇不朽的《谏逐客书》。

文章开宗明义,就说“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然后以秦朝四代雄主用人之道,指出逐客令的愚蠢性。秦国得以今日,全在用客,正所谓“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相信始皇帝看到这里就已经明白这一政令何其荒唐。

第二部分接着写秦国宫室到处置他国之宝,后宫充他国之美女,难道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当秦王看到“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估计已经羞红了脸,丢人丢大发了,如此武断,如此轻率,岂能担当一统六国之重任。

到最后更是进一步指出,逐客的危害性,“资敌损民,虚内怨外,国危矣”,这是要断送国家的前途啊。此时的秦王可以说醍醐灌顶,完全冷静了下来。随后就撤销了逐客令。也就有了后来一统天下。

李斯以雄辩的文笔,远大的目光,写下这一篇千古为之传诵的佳作,不仅是保住了自己的前程,更是挽救了秦国,一篇文章能够定国安邦,真是叹为观之。作诗以记之:

逐客令
文/莫书

韩国用间以疲秦,始皇一怒逐客卿。

六国才士多为客,一时秦国乱纷纷。

上蔡士子雄文谏,四代雄主求客诚。

资敌损民内外怨,荒唐逐客终以申。

原文:

第一、开宗明义,以四君用客之道明逐客之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第二、重他国之物,轻他国之客,非制诸候之术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第三、逐客之害,资敌损民,虚内怨外,国危矣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