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的诗歌风格是什么(温庭筠词的基本风格)

晚唐和李商隐齐名的诗人,一个是杜牧,另外一个就是温庭筠了。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乃是对盛唐李杜的延续;李商隐和温庭筠并称为“温李”,则是对两人诗词才华的极大赞赏了。

尤其是温庭筠和李商隐的诗歌,皆是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确实代表了当时唐末诗坛的最高水平。以至于他的一首五律唐诗,虽然已经无法分辨写作的具体年代,但是却时常出现在中学语文考题中,成为经典考题。

且看: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唐诗的题目是《商山早行》,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其中的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首诗、这两句不见得入选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但是在考试中却时常能够见到。因为这两句古诗乃是描写清晨早行的场景最精彩的诗句,甚至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

这首唐诗所描写的内容很简单,顾名思义,就是描绘的诗人在商山之地住店早晨起来赶路的场景。题目中的“商山”,在于今日陕西商洛山阳县和丹凤县交汇处,诗人当年来到长安求官,必然要经过此地。

开篇两句就契合题目,“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写出游子晨起赶路,思乡情一发不可收拾。古代很多游子,为了求功名离家千里,他们行走在路上,前面是功名,后面是故乡,距离家乡越来越远,却也不见得距离功名越来越近,由此他们的内心却也是非常矛盾的,思乡情更是“悲故乡”,甚至绵延一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是这首诗中流传最广的名句,作者既然要“早行”,显然是黎明时就要出发的,温庭筠生活的时代,没有钟表,时辰只能依赖于鸡鸣狗叫,所以在早行之时,听到鸡鸣,看到残月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而后一句则更是体现还有早行之人,诗人出发的够早了,但是看到木板桥上的寒霜已经有了足迹的印记,说明有人起的更早,走得更早啊!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槲叶已经落满了山路,枳花鲜艳地开放在驿站墙边,这也是诗人所看到的前方道路。诗人孤独的走在路上,前面树叶堆积,枳花开放,而自己却也只能一步一步的继续走下去。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长期远离家乡,诗人内心充满了思念。看到今天早行的场景,作者也想起了昨晚上梦中故乡的场景。如今春天来了,春江水暖,“凫雁”在水中自得其乐,但是诗人自己还是继续行走在他乡的道路上,内心也充满酸楚。同时这一句,也和首联的“客行悲故乡”完美呼应。

温庭筠的唐诗、唐词创作多写闺情,像这样的诗词创作并不多,但是这一首却写出了温庭筠诗歌的不同风格。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每个字都是一个意象,每个字都是一幅画,虽然简单,却带给我们无尽的意味。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