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大家可能会想起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等名句,在浩瀚的传统文化长河,王勃像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让人铭刻在心。
在王勃笔下,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大自然的一切,都那么多情,“风”就曾被作者饱蘸深情地歌颂过,下来我们就来读一读这首脍炙人口的《咏风》。
咏风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生。
细读这首诗,眼前不禁浮现出如下画面:
炎热未消的秋季,一缕缕清凉的风吹过,山林沟壑顿时变得清爽怡人。凉风驱散了烟云和雾霭,显出了涧底人家的房屋。
这风啊,来来去去本没有踪迹可循,可它的吹拂与停止却似乎有情有义,是那么合乎人的心意。
而当日落西山,大地山川一片宁静的时候,它又吹动松林,奏响一片松涛阵阵,让人陶醉!
历代咏风的诗作不少,大家熟知的虞世南的应制诗《咏风》,作者通过风吹动下各种动态的描写,使人看见、听到、闻到许多生动的形象。但应制诗无法真实地表情达意,无法体现出诗人的独特思想情感。
而在王勃这首诗中,无形的风被诗人赋予了人的情感和特性。
风是平等施惠,不分贵贱的。
宋玉《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王勃这首诗所咏的“凉风”,正是有此美德的风。
首句“肃肃凉风生”轻快平直,让人感觉习习凉风飘飘洒洒而来。“加我林壑清”紧承上句,概括风的平等品性,不管深沟还是浅壑,不分高低贵贱,它都能遍施恩惠。“我”字的运用,加强了主观情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风又是有情有义的,无私大方的。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具体写风体恤平民百姓,为大家送去凉爽的情态,驱散了云烟,卷走了雾霭,多么温和,多么有情又可爱。
五六句夹叙夹议,赞扬风的品格,“去来固无迹”,写它行踪不定,似乎施惠于人而不图回报。“动息如有情”形容风慷慨大方,尽心尽力,来来去去如同那有情有义的人。
有了上面这两句,末尾两句就显得自然而然:“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这无私的风啊,白天为劳动中的人们送来清爽凉意,宁静的晚上,又为休憩的人们吹奏起悠然动听的松涛声。
那么,谁会欣赏这松涛声呢?自然是诗人之类的隐士了,这里与“加我林壑清”中的“我”一样,加深了主观上的情趣。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以风的形象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
诗人把全诗的着眼点放在“有情”二字,前面有加林壑以清爽写其“有情”,后面又来一句“为君起风生”再言“有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把风的美好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么“有情有义”的风,可不正是谦谦君子的象征,怎能不值得人歌咏赞叹?
诗人少有才华,却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这首诗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
诗人笔下的风,既不同于许多文人墨客诗文中的柔弱香风,又有别于宋玉《风赋》中取悦帝王,轻贱百姓的风。
这首诗中的风,寄托了诗人的理想抱负和人生志趣,它启示我们,做人就应该像风一样,要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要竭尽全力不舍昼夜的奋斗,努力做到对人对社会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