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惠崇春江晓景还是晚景(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非常有名,特别是第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每个小孩子都会背诵的作品。

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看诗题就清楚了。《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有些版本作《春江晓景》,但是不论晓景还是晚景,肯定是在春天,江边的景色。至于为什么不知早晚呢?因为苏轼可能也不知道。

背后的一些内容

这是两首题画诗。写这两首诗的时间节点比较关键,是宋神宗元丰八年。这个点,长期贬谪在外的苏轼回到了京城。因为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司马光重掌大权,开始了对王安石变法的全盘否定以及对新党的全盘清算。而早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污以“乌台诗案”,差点被杀,并被贬黄州、汝州,自然在司马光眼中属于旧党肱骨。所以苏轼被召回京城,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几个月内连升三级,仕途一片大好。

也就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苏轼才会有资格为惠崇的画题诗。当时惠崇已经过世近八十年,我们用脑子就能想到,一个近百年前有名的画家作品,得多大的面子才会让后世的文人在上面题诗?不久之后,苏轼看穿旧党本质,开始对旧党执政作出批判,渐渐不容于朝堂,成为新旧党都不待见的人物。

惠崇是什么人?惠崇是北宋初期著名的“九僧”中文采最高的人,也就是个和尚,但是会写诗,会画画,和宰相寇准关系还非常铁。九僧的诗风沿袭了晚唐诗的特色,关注山林、花鸟虫鱼,表达的是闲适、隐逸的心境,多用五言律诗,气格不高。可偏偏寇准写得一手好晚唐诗,加上身份特殊,成为了九僧诗团的宗主。这也是“太平盛世,和尚下山”说法的起源,僧人们的活动范围从山林转向朝堂,从陋巷转向街区。

九僧之所以出名,是和寇准交往甚密有关的。

惠崇是九僧中的领军人物,诗歌中佳句很多,更有本事的是一手好画工。《春江晚景》这幅画已经失传,但是能让苏轼这样的大文豪动笔赋诗,可见绝非泛泛之作。他的作品留下来不多,现在收藏在辽宁博物馆的《沙汀烟树图》就是国宝,我们大概能通过《沙汀烟树图》的画工和苏轼的题画诗二首来想象《春江晚景》的景色。

这就是文字不同于画的灵动性。画和照片类似,直观、细腻、所见即所得,而文字作品,则发于眼前,动则悠远,言在诗外,意在诗外。文字赋予人的想象力是远超一幅画作的,虽然好的画、艺术作品同样能给人想象空间,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文字的能力更普及,更容易发散——这就是为什么人人能诗、人人能歌,却没几个能读懂后现代主义画作的原因。

说了这么多背景交待,实际上就是说,苏轼这两首诗写的景色,我们是无法通过观看来还原了,只有通过读他的文字来想象。

第一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四支”部的七绝。平仄格律在宋朝已经是诗人的教科书内容,不会有出律现象,相关知识本人专栏有详细讲解,我们这里就不多说了。

主要看内容。

“竹外桃花三两枝”。稀疏的竹林外,摇曳着几株桃花。这说明什么呢?这是早春,还没有桃李争芳,艳色如海的感觉。俗话说:“红配绿,看不足”,桃红配上竹绿,正是这种稀疏下的鲜艳让人知道了春意的来临,同时又避免了大面积颜色描写给人带来的艳俗感。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画上必然有水有鸭子。虽然名为《春江晚景》,也一定是有鸭子出现,苏轼才会提到。而鸭子感觉到春江水暖,这就绝对不是画能传达给观众的,是苏东坡的想像。鸭子戏水是画面,但是通过鸭子的触感为整首诗带来温暖的感觉,就是诗人的灵感,为整幅画的春水潋滟也增加了动感和思考。

至于有些人认为这是“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哲学思考,那还是算了吧。灵感的事情,虽然也是思考,但是我们不要把一首题画诗搞得那么无趣,人为拔高最致命。

“蒌蒿满地芦芽短”。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这里还是画中景色描写,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芦芽:芦苇的幼芽,可以食用。惠崇的画里面自然能看出芦芽,但是河滩青草是不是蒌蒿呢?那可不一定。因为这是苏轼的诗,自然带入了苏东坡的味道。

苏东坡什么味道?好吃。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面对这些新鲜可食的辅材,苏东坡的味蕾激活了。

“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从蒌蒿,芦芽联想到河豚,正是吃货食客的清奇文雅思路。给一个普通人,可能会想到,但是很难用诗句表达这种口食之欲的联想,而一个对美食没有那么多讲究的文人,可能根本不会让思维往吃食方面去发散。

这就是苏轼的烟火文采,也是他深得老百姓喜爱的原因。既紧扣生活,又不失高雅。

第二首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第二首的名气就小多了,但同样是不可多得的好诗。只不过因为头一首太合文人和普通老百姓的口味,所以很多人就忽略了第二首。其实从文学角度来说,这首比前首毫不逊色。

这还是一首仄起入韵的七绝,押平水韵“十一真”部。值得注意的是首句尾字“群”属平水韵“十二文”部,是邻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孤雁出群格”,在格律规则中是允许的,并不是出律。

还是看内容,景色吧。

“两两归鸿欲破群”,这自然还是惠崇画中实景。这说明《春江晚景》的上半幅天空中画了北归鸿雁。第一首是写地上、江中,苏轼写到河豚,可能意犹未尽,吞了口口水,往上看到天空中还有景色,就有了这第二首。

这还不是普通的归雁,本该是排列得整齐的大雁,却有两只好像要掉队了。这就是画的细节描写,通过这种细节描写,我们很容易在脑海中想象出这幅画的样子。

为什么会掉队呢?

“依依还似北归人”,看样子它们就像当年我从杭州北归一样,对江南的美景依依不舍啊。这里就带入了个人感情。我们前面说到,他当时是在黄州、汝州飘迁之后奉旨进京,并飞速得到提拔。而苏轼对江南美景和美食的眷恋也就在这里面若隐若现。

“遥知朔漠多风雪”,继续解释为什么大雁留恋南方。即使远隔千里,也知道北方天寒地冻,风雪袭人。这里是不是指中央朝廷水深火热的党争呢?不得而知,但是苏轼不久就自请外放,离开了政权中心。

“更待江南半月春”。让我在江南再多停留一会吧,优哉游哉,岂不快哉?

这第二首诗就只拣选了《春江晚景》中天空中的几只大雁作了细致描写和感情抒发,这种将大雁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惠崇的画由平面变得立体,甚至活了起来,使大雁北飞的情景充满着人的情感,是颇有新意的。

总的来说,第一首有谐思,巧妙地描写了画的内容,而第二首拣选重点,融入感情,更隐藏了诗人的自身意志。所以这两首,还真是缺一不可,连贯起来,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苏轼看到惠崇的画,想起江南美景、美食的感触,以及期望尽早脱离风暴中心那种不能明言的心思。

当然,你也可以说他啥也没想。不过作为一个诗画都绝的文人娇子,想得多是必然的。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