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父亲早逝,母亲培养成人
孟郊(751-814),字东野,天宝十载(751)出生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当时他的父亲孟庭玢正任昆山县尉。幼时孟郊天资聪颖,喜欢搬弄诗句,常在饭桌上与父亲对句,若是对得好,父亲会赏他一杯酒。长此以往,他的对句水平突飞猛进,小小年纪便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
孟郊兄弟与父亲
但好景不长,孟郊10岁那年,父亲病逝,留下他和两个弟弟孟酆、孟郢。孤儿寡母,没有收入来源,经常食不果腹,母亲裴氏就上山挖野菜,回来填充三个小崽儿的肚子。孟郊性格孤僻,整天窝在家里读书。小伙伴们邀他一同出门玩耍,得到的回应几乎总是拒绝,大家满是狐疑:饭都吃不上,看书有嘛用?
跟千万士子不同,孟郊读书,不为功名,只是一种单纯的爱好。”我愿分众泉,清浊各异渠。我愿分众巢,枭鸾相远居。”他只愿意沉浸在读书的世界里自顾自怜。
孟郊形象
家里的藏书不多,翻来翻去,一整套四书五经都凑不齐。于是,孟郊20岁时离开家乡,去嵩山书院读书。这一去就是十年,30多岁了,才丢下翻得破旧不堪的书本,迤逦出山。
两试不中,心态几乎崩溃
贞元七年(791),孟郊40岁了,在故乡湖州参加乡贡,一举成功,接着去长安应进士试。他本以为科举登榜、鱼跃龙门是件手到擒来的事,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唐代门阀制度残留尚深,孟郊没有能拼的爹,没有能挥霍的家产,又性格孤傲,不谐流俗,落榜是大概率事件。但孟郊以雕鹗自诩,雕鹗不能上榜,胸无点墨的鹪鹩却榜上有名,是何道理?孟郊觉得天地失色,日月无光,连姹紫嫣红的无边春色都蒙上了严霜。
孟郊赴试
绝大多数落榜者都会选择复读,富裕者留居京城,边复读边拜谒权贵,以期得到提携。孟郊虽不富裕,却也没有着急回家,因为他认识了小老弟韩愈。韩愈比孟郊整整小17岁,是一代人的差距,但二人性格都异乎流俗,互相唱和,互相扶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从而结成了”忘年交”。第二年,二人同考进士,结局却大相径庭,韩愈皇榜得中,孟郊却名落孙山。孟郊心情压抑,彻夜无眠,想起这一路的颠簸,想起一年来的劳碌,涕泗横流,心态开始崩溃,一度想到自杀。关键时刻,韩愈来看望他,写诗安慰他,情真意切,让孟郊重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韩愈形象
三试登顶,今朝放荡无涯
两次应试不第,孟郊对第三次应考有了心理障碍。好在他有个坚强的母亲,不断地鼓励他,要他相信自己的能力,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贞元十二年(796),45岁的孟郊在母亲的一再催促下,再次来到了长安。
小弟韩愈不断向朝廷权贵们推荐孟郊,还打通了一些关节,孟郊在这次进士考试中畅通无阻。中进士的那一刻,孟郊整个人仿佛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次年春天发榜之日,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正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孟郊以为自此可以风云际会、虎跃龙腾,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一去不返了。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化成了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偌大一个长安,春花无数,一日又怎能看尽?看似无理,却写出了诗人志得意满的真实感情。
春风得意马蹄疾
实际在唐代,中进士只是拿到了做官的资格,孟郊高兴得太早了。吏部的人告诉他,先回家等着吧,铨选的时候会通知你的。
接母同住,回忆母子情感
贞元十七年(801),孟郊50岁了,等得胡子都白了,终于等来了铨选的通知。孟郊心灰意懒,对前去应试积极性不高。母亲又是一再催促,才把孟郊催去了洛阳。第二年,孟郊通过铨选,被任命为溧阳(今江苏溧阳)县尉。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上任后不久,孟郊便派人把把母亲接来溧阳同住。在母亲即将抵达的前夜,孟郊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岁时离家的那个夜晚,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针一线,细细地为他缝补衣裳。孟郊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棵小草,母亲就像春日的太阳,小草那点小小的心意,永远报答不了太阳所给予的温暖。想到这里,孟郊心里一阵酸楚,提起笔来,满怀感恩地写下《游子吟》诗一首: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诗意图
这首诗没有藻绘与雕饰,于淳朴素淡中见出浓郁醇真。所写的物是线与衣,却点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慈母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动作和意态,扣人心弦,催人泪下。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口口相传。
命运悲苦,亲人先后离世
孟郊是标准的一介书生,最爱读书写作,对办差抓人意兴阑珊,也非其所长。他又不明官场潜规则,与一些俗吏话不投机,所以就常常寄情山水,旷达逍遥。溧阳城外不远处有个地方叫投金濑,下面有个水潭。孟郊工作时间便经常坐在潭边,徘徊赋诗,耽误了许多公事。溧阳县令当然不能容忍这种”懒政”行为,于是报告上级,另外请个人来分担县尉的工作量,同时把孟郊的薪俸分一半给那个人。
孟郊形象
薪俸本来就不高,剩下的一半根本不足支应家用,母亲、妻子、三个儿子时常处于冻饿之中。贞元二十年(804),母亲去世,妻子不久也积劳成疾,驾鹤西归。母亲不在了,没人会管他,孟郊索性辞去了溧阳县尉之职。
元和元年(806),孟郊续娶郑氏。郑氏有个当大官的族亲叫郑馀庆,是尚书左仆射。靠老婆的”裙带关系”,孟郊当上水陆运从事,正八品上,从此在洛阳立德坊安家,生活有所改善。但上天也不盼孟郊的好,元和三年(808),一年内就让他的三个儿子相继离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孟郊凄苦悲恸无以言表。
孟郊画像
元和九年(814),郑馀庆转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给了孟郊一个参谋的差事。孟郊带着郑氏前往,却不幸在阌乡(今属河南灵宝)暴病而亡,终年6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