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及板书(与朱元思书教案)

教学《与朱元思书》时从课题入手,与《答谢中书书》进行比对,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这个标题的含义。是谁写给朱元思的书信呢?引出作者吴均。关于吴均,可以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进行勾画,勾画完毕之后补充“吴均体”即“文体清拔有古气”。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了解吴均三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等都颇具齐梁之风的山水名作。

本篇是骈文的代表作,骈文是与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它起于汉末,盛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特点有讲求对仗,多用四字句、六字句,以对偶句为主;讲求平仄,在声韵要求上比较严格;讲究用典。

讲完之后便进入课文的学习,主要以处理重点字词,疏通为意为主。由于是自读课文,所以可将翻译及整理古文言文笔记交给学生来进行。时间如果不允许可放在课下进行,但是朗读是重点,由于多用四字句,因此节奏很好划分,个别非四字句句子进行强调就行。

接下来进入文本的分析。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文章大意。首先让学生细读首段,找出总领全文的句子,即“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让学生在朗读时体会第一段朗读时的情感。“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体会作者乘船游行的那种肆意和逍遥,那么“奇山”和“异水”体现在哪里呢?学生很自然地就从下文中去寻找了。

进入第二段“异水”的学习。本段就三句话,可让学生具体来分析。有学生回答是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描写了水“清”及水“急”的特点。总结很不错,“水清”即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中体现出来。“水急”即从“水湍甚箭,猛浪若奔”中体现。如果讲的细一些的话,也可以总结出水的四个特点即:“绿、深、清、急”四个特点。其中“绿”–“缥碧”“深”–“千丈”“清”–“见底”“急”–“若奔”一一对应。本段动静结合,展现了富春江水的特点。

第三段进入“奇山”的学习。这一段相比第二段“异水”的段落体系要庞大的多,学生通读两遍之后好像也没有什么头绪,可对学生进行提示–从感官角度来进行分析如视觉,听觉,感觉等,学生就很容易把它们找出来并进行归纳了。

视觉:高山寒树,轩邈成峰。静态的山似乎也有了生命力一样,竞相向上生长,连成山峰,化静为动。

听觉:泉水作响,好鸟嘤嘤,蝉鸣不穷,猿叫无绝。 以动反衬静,更显奇山幽静。

感觉:鸢鸟飞天者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视觉:在昼犹昏,有时见日。从树木的疏密上来反映。

这样,学生对本段就有一个层次分明的认识了。

梳理完文章的大致脉络,学生理解之后就可以尝试背诵了。在背诵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体会,可以进行一个阅读理解。

1、文章的结构是什么?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

2、文章详略安排是怎样的?写奇山异水为什么先写异水后写奇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3、作者在文中从泉水,好鸟,蝉鸣,猿叫中听出了什么呢?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生动的文笔描述此场景。

教学至此,本篇课文的学习到此就结束了。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课文的背诵和默写,自己会进行全文的翻译,整理文言笔记即可。

这节课的教学由于两班的班情不同,在基础较差的班上,时间显得够呛,需要再用自习时间进行补充教学。所以对于课堂内容的安排不宜过多,应该找一到两个点讲清讲透是最好的。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