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诗重点知识归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版)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的历史画卷和百姓的生活疾苦,因此,他的作品被称为“诗史”。

正因为如此,对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家往往从现实、写实的角度来解读分析,说诗歌的前半部分表现了诗人生活的贫困与疾苦。而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还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这更表现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兼济苍生的思想感情。

应该说上面的解读是清晰、可靠的。

但是,对于这首诗的理解难道就只能就此停步,而不能向前再走一步吗?

不,不是这样的。

叶嘉莹先生在《叶嘉莹说杜甫诗》中一再强调说,读杜甫的诗是要结合他的生活背景来理解的,因为杜甫的诗具有很强的“感发”力量。

  • 叶先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杜甫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一切伟大的诗人在写诗的时候总是满腔热忱,他将自己意识到的和潜意识中的一切东西都融入自己的诗歌作品中。因此这样的作品总是常读常新,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总是会被许多浅层的和深层的东西所打动。
  • 至于,叶先生说读杜诗要结合他的生活背景来理解,我觉得这主要是缘于杜诗的“诗史”性质,他的作品总是与当时的历史画卷,生活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了解了杜诗的背景,对于诗作中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我们才会更易于理解和把握。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杜甫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生活与历史背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即公元761年。

查有关杜甫的生平资料可知,上元元年(760年)春,杜甫一家在亲友的帮助下,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即为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也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说的“茅屋”。同时,杜甫又从亲友处乞得许多桃树、桤木、绵竹等栽种在草堂四周。到暮春时分,草堂落成。杜甫非常高兴,作诗以记之,这就是《卜居》、《堂成》等诗。

“从上元元年春至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初夏的五年里,杜甫除了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秋避乱至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居留至广德二年(764年)三月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草堂度过的。”这一段时间内,虽然天下并未太平,但是与前几年相比,杜甫的生活算是安定多了。虽也有避乱奔走,衣食不周之苦,但多数时候尚能温饱。在这五年里,杜甫创作的诗歌占杜诗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还“饶有兴趣地把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及草堂周围的一草一木写进诗歌,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生趣盎然的佳作” ,如《江村》、《客至》等。

清人评《江村》说,“此诗见潇洒流逸之致”,说《客至》“超脱有真趣”。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作者创作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与《江村》、《客至》风格完全不同,全无潇洒流逸、超脱之致的诗歌作品呢?

我们要知道,杜甫一生虽然颠沛流离,但是对于一个“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的诗人来讲,他时刻都在关注着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加之在成都草堂较为安定的生活,更给诗人以梳理和总结自己人生与国家命运的时间和机会。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杜诗中,虽有许多写草堂周围清新明媚,风光景色的作品,但在这明媚春光,清丽景色之下,却有着无聊、惆怅,甚至于怨、怒之情。

如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的《绝句漫兴九首》中,就有“客愁”、“颠狂”等字样。其时五十岁的诗人,虽在草堂已安身一年,但他对于朝廷,对于朝廷所在的长安却是十分怀念的。“此身那老蜀?不死会归秦”的念头时时出现。

可见这时的杜甫仍像以前一样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

这样的话,对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就不仅仅可以从个人的角度,写实的角度来理解,更可以从象征的角度,从国家的层面,从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发”来理解这首诗。

诗作的前半部分(从“八月秋高风怒号”到“长夜沾湿何由彻”),是可以分为两个层次来理解的。

第一层,从开始到“归来倚仗自叹息”,主要写的是“秋风卷茅”,“群童抱茅”的内容。或者说,在这一部分中作者主要关注的对象是茅草。对于茅草,在诗中作者有这样一个镜头特写“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那被风刮得纷纷扬扬的茅草,飞过江去,高的挂在树梢,低的沉入塘坳。

我们说“诗可以兴”。

这是在写茅草,没错。但是,这是不是也能使我们想到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呢?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直到至德二年(757年)九月,长安才被收复。但,这并不意味着战事结束,天下太平了。安史之乱直到广德元年(763年)才基本平息。同时,外族的侵扰则比以前也更为严重。自上元元年(760年)始,党项、吐蕃等不断骚扰边鄙。

杜甫当时所在的成都也并非世外桃源,首先蜀中受吐蕃的威胁很严重,其次地方上的大小军阀叛乱也是此起彼伏,如杜甫就亲身经历了上元二年(761)四月梓州刺史段子璋的叛乱。与此同时,在朝廷中宦官李辅国等相继专权乱政。这些内忧外患都会使忠君爱国的诗人杜甫内心波涛翻滚,深有感触。

因此,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有理由说,诗中飘飞的茅草不仅仅是写实,更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的象征。那动荡的朝廷与山河不就像这随风飘飞的茅草吗?

至于“群童抱茅”的内容,则常常会使我想起安禄山为得到唐玄宗的宠信,自愿给杨贵妃当养子的故事,和盛唐时期唐与吐蕃等外族交好,吐蕃对唐朝自称外甥的故事。唐蕃会盟碑上就载有“甥舅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等语,那时吐蕃对于唐王朝是自称为“甥”的。不管是自请为养子的安禄山,还是自称为甥的吐蕃,当初,对于赫赫盛唐,泱泱大国,他们不都像“儿童”一般。可如今却是窥窃神器,侵我中原,这像不像“公然抱茅入竹去”的“群童”呢?

在第一部分的后面,作者写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这时,风虽然停了,但是秋天的乌云却越来越深,越来越暗。

这是不是有几许当时唐王朝虽然在战事上取得了一些胜利(如上元二年,公元761年三月,叛军内讧,史思明为其子史朝义所杀,内部离心,屡为唐军所败的事),使唐王朝飘摇不定的“风”虽然停了几许,但是整个国家已经进入了“秋天”,再也没有像当初“开元全盛日”那样鼎盛的意味呢?

至于诗作的后半部分,作者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且愿意为此“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般上我们将此理解为:这表现了杜甫兼济苍生的理想,“诗圣”的人格魅力也于此体现。

但如果我们细读细思的话,我们不禁会问:谁能“安得广厦千万间”,从而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呢?答案只有国家。只有强盛的唐王朝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从而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样的话,这一部分内容就不仅仅表现了作者兼济苍生的理想,还表达了作者希望国家强盛,并且愿意为此献身,为此“受冻死亦足”的崇高理想。

这是我们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来重新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我们还可以结合杜甫的生平经历来对这首诗做进一步的理解。

杜甫的一生颠沛流离,他天宝五载(746年)来到京城,本以为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却困居长安十年,最终被授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样的小官。就在他被授官的同年,安史之乱爆发,他在鄜州羌村避乱。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八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后来,他冒险从长安金光门逃出,穿过对峙的两军来到凤翔投奔肃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本以为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料又因他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到华州。后离开华州,经秦州辗转到达四川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即诗中所说的“茅屋”。

这样的话,当杜甫在诗中写“秋风卷茅”和“群童抱茅”的画面时,是不是也暗含着对自己人生历程的总结与映射呢?自己的一生不就像这在空中飘飞的茅草吗?飘飘洒洒,全然不由自己。

至于“群童抱茅”,是不是也有几分被叛军所俘,众推群搡的意味呢?风定云墨,秋天到来,是不是也象征着诗人人生的秋天已经来到,面对眼前的一切自己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有“倚仗自叹息”的惆怅呢?毕竟,写《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杜甫已经五十岁了。九年后(770年),杜甫逝世。

同样,对于诗作的后半部,“安得广厦千万间”这一部分,我们也可以从杜甫的人生经历来理解,作者不仅仅希望天下寒士有个“窝”,也希望自己有个“窝”,毕竟自己也是这“天下寒士”中的一员,自己的“窝”也被“秋风”所破。他希望自己有个“窝”,不仅仅可以遮风挡雨,更可以“给他生存的安定感”,给他“安放自己生命的地方”。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