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优美句子(名人名言语句)

当下,我们不得不重新面对那个古老的哲学命题:人与自然到底该如何相处?这一话题是否会成为今年高考作文的考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它的热度绝对很高。为此,特意整理了一批素材,现在分享给大家。

名言警句

01. 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02. 只有顺从自然,才能驾驭自然。——培根[英国哲学家]

03. 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法国作家]

04. 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甘地[印度政治家]

05.我们不要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

06. 我们不是继承了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联合国环境方案》

07. 当人类欢呼对自然的胜利之时,也就是自然对人类惩罚的开始。——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08.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从不吸取历史教训。——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0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句子大意是指,天地人皆以自然为归依。)

10.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它不会因为尧帝的圣明或者夏桀的暴虐而改变。)

11.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有四时变化,地有丰饶资源,人有正确的治理方法,这就是和谐相处之道。)

12.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数罟[cùgǔ]:细密的网;洿[wū]:深。细密的鱼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13.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精彩语段

01. 人类对自然的任何伤害最终都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如果人类非要与自然为敌,那么就应了董卿的那句话——“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02. 人类必须顺从自然,而不可违逆自然。反对逆天而行,主张天人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宗旨。如果把人创造的文化比喻为一株参天大树,是自然提供了大树赖以生长的阳光、雨露和土壤。对此当念兹在兹。

03.锦绣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造就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

04. 掌握了核裂变、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今人,似乎可以得心应手地“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

05. 在极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逐渐脱颖而出成为万物的灵长,但是无论如何进化,人类都不可能超脱自然而独立存在,这就要求我们要始终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自诩为自然的主宰者,而是要尊重顺从自然、敬畏热爱自然,维系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

06. 野生动物在生态环境中有其存在的位置和功能,作为同等生存在自然中的成员,人类对其应该予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与包括野生动物在内的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才是生态文明时代应有的美好场景。

07. 正是由于野生动物的存在,才使我们的地球生机勃勃,我们才可以听到鸟鸣深涧,才可以看到鱼游浅底,。自然生态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人类只是这个链条中的一环。无论哪一环受损,整个链条都面临断裂的风险。所以说,爱护野生动物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08.理性的人类应当深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效法自然,善待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视万物为友朋,引人类为同胞。

09. 曾经,捕食野生动物,是远古时代人类发源之初的生存法则。如今,当科技和文明足以划分出危险与安全,伦理与共生之后,对于野生动物的餐桌需求,更多充满了无知与傲慢。如同小说《三体》里所说,“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10.人类技术的进步,近几十年主要体现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当面对地震、飓风、海啸、森林大火时,却只能仰天长叹。对地球而言,自然灾害只是一个青春痘、一个喷嚏,但对人类而言,却是塌天之祸。在这个星球上,自然法则永远称霸一切,人类不过是种渺小的存在。

11. 纵然人类的科技和文明,足以在面对每一次的疫情时不再慌张,但未知永远存在。常存敬畏,便为有福;心存傲慢,必招祸患。

1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物质生活再富足,若没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环境,一切都将索然无味。

13.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这样的自然美景,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依托。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

14.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责无旁贷的义务,我们应该做维护和践行公益的倡导者,而不是毫无关联的旁观者,或是反道而行的破坏者。我们或许做不了非常大的影响和改变,但是我们生活的点滴举动都是一份力量。选择棉麻等自然质地的服装,外出自带水杯,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选择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随手关闭电源电器,节约用电……

15.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建设生态文明,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从自己、从现在做起,把接力棒一棒一棒传下去。

事例素材

1. 亚马逊森林大火

亚马逊雨林是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它产生的氧气占到全球氧气总量的10%,因而被称作“地球之肺”。

然而,这个“地球之肺”正在一天天萎缩。

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用于放牧或耕种,当地的人们砍伐树木,并且燃烧树枝来滋养土地,因而导致火灾频发。

仅仅从2019年1月到8月之间,巴西境内的亚马逊森林火灾就超过7.2万起,有1330平方英里的雨林随之消失。

大火还导致全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明显飙升,不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威胁,还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一系列连带后果不堪设想。

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说白了还是人类的贪欲,人类无休止地向大自然索取,已经让地球不堪重负。

如圣雄甘地所言,“地球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2. 北极熊面临灭绝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不断融化。研究显示:在过去40年里,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近一半。

四处觅食的北极熊,因为找不到海冰来休息,不得不一次次地扩大游泳距离,因而有大量北极熊被活活溺死或饿死。

北极熊是一种极善游泳的生物,却落得这般下场,真是充满讽刺意味。

科学家预测,由于这个原因,北极熊可能在未来20年迎来灭绝。

不仅是北极熊,如果我们再不加以节制,再不采取一些行动,全球变暖将不断加剧,下一个面临灭绝的或许就是人类。

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科学家的杞人忧天,而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3. 长江无鱼

2020新年伊始,一条不幸的消息传来:我国的淡水鱼之王“长江白鲟”宣告灭绝!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它曾经滋养庇佑了无数生灵。

但是在今天,高强度的捕捞使得许多鱼类种群苟延残喘,再加上筑坝、航运、沿岸开发、环境污染、填土挖沙……水下生物的生存变得前所未有的艰难。

有关专家表示,用目前世界通用的“生物完整性指数”来考量,长江已经到了“no fish”(无鱼)的程度,这是最差的一个等级了。

为了保护长江生态,拯救更多的珍贵物种,让它们不再重蹈“白鲟”的覆辙,自2020年元旦起,长江流域实施了“十年禁渔”计划。

我们将用10年的时间,让长江来一次休养生息、生态修补。

保护和发展总是一对矛盾的关系。过去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的时候,长江连同整个生态系统都做出了很大程度的牺牲,如今是时候将保护置于发展之前了。

4. 中国绿化领跑世界

2018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

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叶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

尽管从自然条件来看,我国绿化并没有先天优势,但是中国人民经过数十年的坚持不懈,人人出力,日积月累,绿色正一寸寸地在广袤国土上延展。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人人都尽一份力,碧水蓝天、绿意盎然的美丽中国指日可待。

5. 加强立法,禁绝野味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最新决定,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疫情凶猛,希望它能成为一堂公共安全公开课,让公众明确认识到贪吃野味的危险。

我们不仅需要加强立法和执法,也需要媒体和大众的鼓与呼,将一些人从愚昧中叫醒,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用多数人的生命为少数人的无知埋单,这个代价太过高昂。遵规守法,管住嘴巴,从这个春天开始!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