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草的解释和朗读(古诗草赏析及诗人表达的含义)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蔡建林硬笔书法作品

知识点

赋得体: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赏析

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

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是斩不尽锄不绝的,只要残存一点根须,来年会更青更长,很快蔓延原野。

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

“一岁一枯荣”,野草,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表现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枯荣”二字的发展,先枯后荣,死而复生。

不说“斩不尽锄不绝”,而写作“野火烧不尽”,便造就一种壮烈的意境。

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间,大片枯草被烧得精光。

强调毁灭的力量,毁灭的痛苦,是为着强调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欢乐。

烈火再猛,也无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须,一旦春风化雨,野草的生命便会复苏,以迅猛的长势,重新铺盖大地,傲视火的凌虐。

看那“离离原上草”,不是绿色的胜利的旗帜么!

“春风吹又生”,语言朴实有力,“又生”二字下语三分而含意十分。

上一联用流水对,妙在自然;

而下联为的对,妙在精工,颇觉变化有致。

如果说这两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写“草”,那么五、六句则继续写“古原草”而将重点引出“送别”题意,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

芳曰“远”,古原上清香弥漫可嗅;

翠曰“晴”,则绿草沐浴着阳光,秀色如见。

“侵”、“接”二字继“又生”,更写出一种蔓延扩展之势,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竞争之强者野草的形象。

“古道”、“荒城”则扣“古原”极切,虽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却使古原恢复了青春。

“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远行的人。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

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古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全诗自然、流畅、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得体又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感怀

多少风光是不断逼迫自己去挑战原本认为不可能的结果。

多少精彩是在连自己都害怕的仓皇下尽力搏出的欣慰。

多少钦佩是停着愈合不了的伤口和疼痛咬牙执着的交换。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数不尽的困境与羁绊,有人为之彷徨,有人为之迷茫,然而孰不知走出去才破茧成蝶。

只有流过血的双手,才能弹出惊世的绝唱;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拥有创造天堂的力量。

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面对处境而绝望的人。

命运本来多舛?英雄是对走出困境的勇士加冕。

无泪不是干涸,是将苦涩积攒,沉默不是怯懦,是冷静把灰心从骨子里驱赶。

离离原上草,人们只惊羡它现在远芳侵古道的惊艳,却忘记经历了什么样的野火,浸透了多少奋斗的汗水,面对困境,一路走过,毅然地,勇敢的走过去,凤凰涅槃,直到春风吹又生,晴翠接荒城。

小故事

成语“长安米贵”典故

话说唐朝诗人白居易那时才十六岁,在未成名时来到长安,拜访当时有个文学老前辈名叫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顺口拈来白先生的名字,幽他一默,便开了个玩笑,对前来拜访的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等到翻看诗稿,这个顾老先生看了白居易的诗句,就是那有名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后,不禁赞叹:“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意思是,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你就不怕长安米贵,容易在这都市居住发展了。

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夸赞,白居易的诗名就传开了。

这个就是成语“长安米贵”的来历,你了解了吗?

更多古诗欣赏敬请关注公众号“力争上游”,或者百家号“剪水洗剑”,同步朗读在喜马拉雅“古诗”。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