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是激流》全诗(我愿意是急流原文赏析)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在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稠密的树枝间

做窠,鸣叫。

.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是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现出鲜艳的辉煌。

.

1847年6月1日-10日之间

作者简介

裴多菲·山陀尔(Petöfi Sándor,1823年1月1日-1849年7月31日),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创作背景

裴多菲的这首诗写在诗人与尤丽亚热恋时期。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我愿意是急流》等。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作品赏析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曾经说过“诗品出于人品”。古今中外,真正当得起“大诗人”这一称号的,概莫能外。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就是其中较为卓越的一位。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盛赞裴多菲是“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他还说:“我向来是很爱裴多菲·山陀尔的人和诗的。”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年)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屠户之家。他曾在诗中自述道:“父亲要我继承父业,我却做了诗人。结果呢?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其实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可见,裴多菲是早就决定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他钟爱的诗歌事业,献给整个匈牙利民族的解放事业了。1849年,当奥地利与沙俄联军入侵匈牙利,企图颠覆尚在襁褓中的匈牙利共和国的时候,裴多菲毅然策马驱驰,征战疆场,以26岁的青春热血为其壮美人生画上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休止符。“用笔杀敌”也成为他歌唱的一生、革命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我愿意是急流》一诗,诗人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的恋爱磁场,通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同一主题,表达诗人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破旗”等,或荒瑟冷落,或凋敝残败,诗人以此喻自己,而笔下的“小鱼”“小鸟”“常春藤”“火焰”“夕阳”则显得美好热情,欢畅明丽,用它们来比喻心中的爱人,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相反相成间流露出诗人的一腔赤诚。也就是说,不管自身的处境多么险恶,命运怎样坎坷,只要同“我的爱人”在一起,只要“我的爱人”能够自由幸福,那么“我”也就“幸福着你的幸福”了,那么“我”也就能变得勇猛强悍,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了。

全诗五个章节,围绕同一中心,反复吟唱,但反复而不重复。“急流”“小河”要穿越“崎岖的路”和层层“岩石”,说明我们的爱情生活也许会有重重的艰难险阻;同“一阵阵的狂风”作战的“荒林”,意味着爱情路上会遭受到的磨难和打击;“废墟”本已被遗弃,并正在“静默地毁灭”之中,表明诗人愿为爱情付出一切的巨大的牺牲精神;而谷底的“草屋”则突出了诗人处境的孤危;飘来荡去的“云朵”又昭示了诗人必然浪迹天涯的一生。凡此种种,都展现了抒情主人公不屈的意志和忠贞的爱恋。同时,诗人对“爱人”的描摹也同样耐人寻味:浪花中的“小鱼”,多么自由,多么活泼可爱;树枝间呜叫的“小鸟”,又是那样的天真欢快,甜蜜怡人;青青的“常青藤”,是一种永不消褪的美;炉中的“火焰”,一如爱的火焰,温馨而暖人;至于那“珊瑚似的夕阳”,不仅绚烂美丽,更能给人带来无限光明和“鲜艳的辉煌”。

一组博喻,一组对比,勾勒出男女主人公丰满的形象:是诗情的倾诉,是画意的泼墨,是至美的追求,是真爱的憧憬。美得令人拍案,真得荡人肺腑。难怪鲁迅先生要说裴多菲“所著诗歌,妙绝人世”了。至于有人依据裴多菲革命而战斗的一生,把此诗也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来理解,则不免有失牵强,更有违于裴多菲写作此诗的初衷。

虽然说,裴多菲后期所写的爱情诗越来越多地闪现出革命精神的光芒,成为爱情与革命完满结合的典范,如1847年1月写的著名诗篇《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等等,但是,由于诗人民歌形式的创作,因而他的诗歌意象总的来说,较晓畅明晰,诗人惯于用真情来打动人。这也正符合他的美学观点:“我是一个为了‘真’连‘美’都可以牺牲的人。”可见,在裴多菲的诗歌理念中,“真”为第一要素,他是容不得哪怕一丁点儿的作假和矫情的。

从这一角度来剖析,我们不难发现《我愿意是急流》中的“我”就是诗人自己,“我的爱人”则是尤丽亚,这无疑就是一首纯粹的爱情诗。如果非要作政治抒情诗解,那么,对这里的“我”的理解并不难,或者是诗人自己,或者是革命同仁。而“我的爱人”呢?应该是诗人及其战友们为之浴血奋战的匈牙利民族解放事业,是诗人矢志追求的革命理想了。但是,这样理解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即意象的大小本末的错位。那么崇高、那么伟大、诗人愿意为之献身的匈牙利民族解放事业(革命理想),怎么能用“浪花”中的一尾“小鱼”、“树枝间”的一只“小鸟”、“废墟”上的一根纤细的“常青藤”来比况呢?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令人难以接受。何况,这首诗作于1847年6月初,其时,诗人和尤丽亚的婚恋之事已经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了,三个月之后,他们就步人了婚烟的殿堂。所以说,这就是一首爱情诗,诗人裴多菲调动起全身爱的细胞,点燃起激情与真爱的火焰,发布了他的爱的誓言,可谓震天动地、情真意切。

 

(0)
上一篇 2022年3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2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