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田园诗的美在于它所呈现出来的丰富意境,或清新恬淡,或质朴安详,或情趣盎然……;现在的我们在闹市中被喧嚣所困,所以内心对田园生活的渴望也愈来愈强烈。纵然不能身至田园,很多人也会在心灵深处开一扇窗,面朝山水农畦,好让灵魂寻得归属。
今天这里,我们不妨一起来欣赏一首很特别的田园诗;说它特别,主要是因为此诗是田园诗中少有的六言诗,而且它虽然并不出名,却写出了田园生活的迷人魅力,读来显得格外亲切美好。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关于这首诗,可能由于后人的编辑原因,导致它的作者产生争议;目前有些书上标注是张继,而有些资料上则显示为顾况;我们这里且暂标顾况。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江南乡村的景象,短短的24个字中,将错落有致的画面融合在一起,有声音有色彩,把田园诗的典型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首句就是一幅生动的图画:板桥人渡泉声;这一句出来,我们仿佛走进空山,耳边已然听到了叮叮咚咚的泉声。虽然作者没有去具体刻画泉水的声音与流动的样子,但是“泉声”二字却充分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除了泉声,还有从桥上走过的作者,这是视觉方面的勾勒。桥是什么颜色的?作者穿啥衣服、带啥东西……?这些还是要靠读者的想象去补充。总之,顾况只是简单一句,就足够我们品味好久。
这一句以“动”衬“静”,而且还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把山间那种令人神往的环境予以初步勾勒。
题目是“过山农家”,所以首句自然是在行走的途中。随着路线的转移,作者眼前的景色也在跟着变换,走过板桥就有了第二句的画面:茅檐日午鸡鸣;这里显然是来到了农家院门前,其中物象“茅檐、鸡声”就是标志。
暖暖的太阳照着农家的茅檐,时而有鸡鸣声传来,多么熟悉的场景。这里作者也是裁剪了最为典型的画面来入诗,从“普通”见“珍贵”,使得整个诗句增添了富有情调的人间烟火味。
后两句属于农家院周围的情景介绍: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与前两句不同的是,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明显融入了情感。“莫嗔”与“却喜”将两句连贯起来,一气呵成,不可分割,在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焙茶的时候烟雾袅绕,农人们忙碌的样子跃然在纸;因为南方多阴雨天,所以我们不要嫌茶烟呛人,作者用一个“嗔”字替农人说话,从侧面体现了他们可爱、真实的性情。
“却喜”再进一步对农人形象予以体现,遇到难得的晴天,他们都喜笑颜开。不得不说,农人们的心愿真是质朴又简单,不需要锦衣玉食,不需要华庭广殿,能有晴天晒谷就满心欢喜。所以,作者在话里话外也无不体现着对农人的赞美。
面对生活,越贪婪越痛苦,越简单却快乐;诗中的农人就属于后者,这样品来,“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又多了不少的理趣。
喜欢一首诗,绝对不会因为它堆了多少令人费解的词藻,而是因为它能把寻常语言写入人心,静静吐露自己的美好,这首诗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