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木为信的故事简介(徙木为信的故事寓意)

黄河奔腾向东流,滚滚西去不复还。历史由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进入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便由诸国争霸向七国兼并过渡。各国想的不再是称霸于诸侯,而是想致对方于死地,兼并诸国,完成统一。于是战国时局动荡不安,大小兼并战争不断。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哪个国家力量足够强大,就能兼并其他诸国,一统天下。于是各国纷纷寻求变法图强,试图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笑到最后。战国虽战乱频仍,时局动荡不安,但动荡也就意味着机会,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若能把握住机会便能勇立时代之潮头,商鞅就是其中一位。

商鞅本姓公孙,原为卫国国君庶出公子,因此有人称之为卫鞅,后在秦国有功,被封为商君,商鞅便是其封号和本名的合称。从小便好刑名之学。

在魏险些被杀

后投靠魏相国公叔痤门下,任中庶子(掌管公族事务)。公元前361年,公叔痤病重,得魏惠王看望。此时公叔痤便向魏惠王推荐商鞅,说:“我门下有中庶子名叫商鞅,虽年轻,但有奇才,愿我王举国而听之” 魏惠王不屑一顾,准备离开。这时公叔痤又对魏惠王说:“我王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投奔别国。 ”魏惠王当时随口应下了,但心想公叔痤已经病入膏肓,语无伦次,于是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随后等魏惠王离开后,公叔痤觉心中有愧,转而让商鞅赶紧离开魏国,商鞅却认为魏惠王既然不采纳公叔痤的重用自己的建议,又怎会采纳其杀自己的建议呢?于是并没有立即离开魏国。

战国地图

离魏赴秦,得信于孝公

公正是在公叔痤病死这一年,年轻的秦孝公赢渠梁即位,广求贤能之人,欲振兴秦国事业。此时商鞅来到秦国,并且在秦孝公宠臣景监的推荐下得以面见秦孝公。商鞅说孝公以“帝道”和“王道”思想,但孝公并不感兴趣。在第四次朝见孝公时,商鞅将其“霸道”学说讲与孝公听,孝公非常感兴趣。《史记》载:“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孝公彻底被商鞅的称霸之道所吸引,于是得到孝公的信任,打算任用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

秦孝公

“舌战群儒”

但此时秦国的封建势力庞大,孝公恐天下人议论自己。商鞅便说:“行动犹豫不决的人,不会搞出什么名堂;办事犹豫不决的人,也不会成功。有道德的人不与世俗合流,成就大业的人不与一般人共谋。因此,圣人只要能够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沿用旧的成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孝公说:“讲的好。”此时反对变法的甘龙说:“并不像你说的这样。历史表明,顺应民风民俗而施教化,就能够将国家治理得很好;沿袭成法而治理国家,能够使百姓安定,所以我们并不需要进行变法。”商鞅说:“你所说的,是世俗的看法。像你这样拘泥于书本上见闻的人,我是不屑于和你谈论改革的。”反对变法的杜挚也说到:“变法的风险太大,而仿效成法却没有风险”商鞅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大意为治理国家没有一成不变的办法,有利于国家就不仿效旧法度。所以汤武不沿袭旧法度而能王天下,夏殷不更换旧礼制而灭亡。反对旧法的人不能非难,而沿袭旧礼的人不值得赞扬。)”这一辩论使孝公大为振奋,说:“商鞅讲的好啊。”于是任命商鞅为左庶长,主持变法。这就是历史上的名场面——商鞅“舌战群儒”,这也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和法理上的准备。

商鞅“舌战群儒”

“徙木为信”

紧接着商鞅制定了十五连坐法和军功爵制等法令,但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就在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中能把木杆搬到北门的人赏给十金。百姓觉得这件事很奇怪,心想如此容易但又有如此高的奖赏,于是一直没有人去办。这时,商鞅又宣布:“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五十金”。这时有一个人便扛起木杆将其搬到指定位置放下,当下就给了他五十金。商鞅是想借此表明国家和政府是令出必行,绝不欺骗百姓的。这就是“徙木为信”的故事。在这之后,便颁布了新法。

“徙木为信”

小结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之前,经历了由侍奉魏相到入秦,而后四次入宫向秦孝公阐发其治国思想,最终其“霸道”思想彻底折服秦孝公。又通过“舌战群儒”和“徙木为信”来做好变法前的舆论和法理上的铺垫,紧接着其变法的措施才陆续展开。

商鞅在魏惠王有可能杀他时,他临危不乱,镇定自若,认真分析情况,最后从容离魏赴秦,可见其内心的强大和处变不惊的品质,有这种品质,以后必成大事。商鞅的个人优秀品格也不失为秦国变法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变法必然会触及到既得利益者的权益,必定会遭遇到一系列的曲折和困难,那么接下来商鞅会遇到哪些阻力呢?变法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又会怎么样呢?我们将会在下一期看到商鞅是如何在困难重重的情况下推行新法,艰难前行的。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额,我们下一期再见。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