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彝传注释赏析(桓彝字茂伦翻译)

《世说新语》是南朝刘宋政权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刘道邻)次子刘义庆组织一班文人,集体创作的一本笔记体小说,主要记载东汉末、三国、两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

赏誉 第八(上)

【原文】

1.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①。”

【注释】

①干将:传说中著名的宝剑。

【翻译】

陈蕃曾经赞叹说:“像周乘这样的人才,真的是治国宝器。比喻成宝剑的话,他就是当代的干将剑。”

【点评】

东汉魏晋时期的评价人物很喜欢用比喻。

【原文】

2.世目李元礼①:“谡谡②如劲松下风。”

【注释】

①李元礼:李膺。

②谡(sù)谡:疾风声。

【翻译】

世人评价李膺说:“其人如同挺拔的松树下穿过的强风。”

【点评】

为人处世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意思。

【原文】

3.谢子微见许子将兄弟①,曰:“平舆之渊,有二龙焉。”见许子政弱冠之时,叹曰:“若许子政者,有干国之器。正色忠謇②,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③。”

【注释】

①谢子微:谢甄,东汉名士,具体事迹不详。许子将兄弟:许虔、许劭兄弟,东汉末汝南郡平舆县人。许虔(生卒年不详):字子政。许劭(150—195):字子将,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据传他每月都会对当时的人物进行点评,被称为“月旦评”。曾做过汝南郡功曹。

②忠謇(jiǎn):忠诚、正直。

③范孟博:范滂(137—169),字孟博,也有肃清天下之志。

【翻译】

谢甄看见许虔兄弟俩,便说:“平舆县的深渊里,住着两条龙呀。”他看见年轻的许虔时,赞叹:“许虔这个人,具有国家栋梁之才,其人正直忠义,与陈蕃可以相提并论;惩恶扬善,驱除宵小,又有范滂的风采。”

【原文】

4.公孙度目邴原①:“所谓云中白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

【注释】

①公孙度(150—204):字升济,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东汉末年辽东地区割据军阀,自立为辽东侯。邴(bǐng)原:生卒年不详,字根矩,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东)人。三国时魏人,初为北海相孔融所举。曹操为司空时,任邴原为东阁祭酒。

【翻译】

公孙度评价邴原:“这个人就是传说中的云中白鹤,不是寻常捕捉燕雀的网可以网罗的人才啊。”

【点评】

邴原曾经避乱到辽东,受到公孙度的礼遇,公孙度想留下他,可是他偷偷地走了。所以公孙度说他是白鹤,自己无法挽留这种高人。

【原文】

5.钟士季①目王安丰②:“阿戎了了解人意。”谓:“裴公③之谈,经日不竭。”吏部郎阙,文帝问其人于钟会,会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皆其选也。”于是用裴。

【注释】

①钟士季:钟会。

②王安丰:王戎,字濬冲,伐吴有功,封为安丰侯。

③裴公:裴楷,曾任中书令,所以后文也称裴令公。

【翻译】

钟会评价安丰侯王戎说:“阿戎非常善解人意,通晓人性。”又说:“裴公善于清谈,能够说一整天。”后来吏部郎的位置空缺,晋文帝司马昭问钟会合适的人选,钟会说:“裴楷清雅豁达,王戎简洁扼要,两人都是合适的人选。”司马昭于是任用了裴楷。

【原文】

6.王濬冲、裴叔则二人总角诣钟士季,须臾去,后客问钟曰:“向二童何如?”钟曰:“裴楷清通,王戎简要。后二十年,此二贤当为吏部尚书。冀尔时天下无滞才①。”

【注释】

①滞才:被遗漏的人才。

【翻译】

王戎、裴楷两人还是儿童时拜访钟会,没待多久就走了,二人走后,有位客人问钟会:“你觉得那两个小孩如何?”钟会说:“裴楷清雅通达,王戎简朴直接。二十年以后,这两位贤人会做吏部尚书(来选拔官员)。希望到时候天下再没有被遗漏的人才。”

【点评】

对应上一篇的话,这篇还真像是预言,两个人的性格这么多年也没变化,应了那句俗语,三岁看到老。

【原文】

7.谚曰:“后来领袖有裴秀①。”

【注释】

①裴秀(224—271):字季彦,晋初封钜鹿公,累迁左光禄大夫、司空,是裴楷的堂兄。

【翻译】

有谚语说:“后辈领袖中,当有裴秀。”

【原文】

8.裴令公目夏侯太初:“肃肃如入廊庙中,不修敬而人自敬①。”一曰:“如入宗庙,琅琅②但见礼乐器。见钟士季,如观武库,但睹矛戟。见傅兰硕③,汪廧④靡所不有。见山巨源,如登山临下,幽然深远。”

【注释】

①“肃肃”句:《礼记·檀弓下》:“社稷宗庙之中,未施敬于民而民敬。”意指未使人们致敬而人们肃然起敬。这里用其意。肃肃,形容恭敬。廊庙,指朝廷。

②琅琅:形容玉的光彩。

③傅兰硕:即傅嘏。

④汪廧(qiáng):即汪洋,广大,浩大。

【翻译】

裴楷评价夏侯玄说:“他总是好像在朝廷上一样恭敬肃穆,让人们无须刻意去尊敬他,却自然会肃然起敬。”又说:“看到夏侯玄就好像进入了宗庙,只看见那些琳琅满目的礼乐之器。看见钟会,如同参观武器库,只见矛戟罗列威严。看见傅嘏,觉得他如同浩瀚汪洋,包容万象。看见山涛,如同登山俯瞰,幽静深远。”

【点评】

裴楷很会评价人物,而且能找到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所以他在朝廷中人缘很好。

【原文】

9.羊公①还洛,郭奕②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③!”

【注释】

①羊公:即羊祜。

②郭奕:字泰业,太原阳曲(今山西太原)人,郭淮之弟,郭镇之子。西晋大臣刘琨的舅父,官至尚书、雍州刺史,封平陵县男。

③颜子:颜回(前521—前481),好学,仁义,安贫乐道,孔子最得意的学生。

【翻译】

羊祜回洛阳途中经过野王县,当时郭奕任野王县令。羊祜到了野王县的境内,就派人去请郭奕前来,郭奕亲自过去了。两人见面后,郭奕赞叹道:“这个羊祜说不定与我郭奕不相上下啊!”之后,郭奕再次前往羊祜住所,不久就回去了,又赞叹道:“羊祜非同寻常,远超常人啊!”羊祜离开后,郭奕还前去送别,送了一整天,送出了几百里,最终还因此出了自己的县境而被免官。不过他仍旧赞叹:“羊祜说不定不比颜子差呢!”

【点评】

一个迷弟的诞生。

【原文】

10.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人皆钦其宝,莫知名其器。”

【翻译】

王戎评价山涛:“如同璞玉浑金,人们都钦佩他是宝贝,却不知道该如何为他命名。”

【原文】

11.羊长和父繇与太傅祜同堂①相善,仕至车骑掾,蚤卒。长和兄弟五人,幼孤。祜来哭,见长和哀容举止,宛若成人,乃叹曰:“从兄不亡矣!”

【注释】

①羊长和:即羊忱。同堂:同一祖父。

【翻译】

羊忱的父亲羊繇和太傅羊祜是堂兄弟,向来相处甚好,羊繇官至车骑将军府的属官,然而早死。羊忱兄弟五人,幼年就成了孤儿。羊祜前来吊唁,看见羊忱悲哀的容颜、举止,都如同一个成年人,于是感叹:“我堂兄没有死啊!”

【点评】

那时候世家子弟都很早熟,从小耳濡目染与家庭教育,使他们年纪轻轻就有成年人的礼仪风范。

【原文】

12.山公举阮咸①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

【注释】

①阮咸(约222—278):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南)人。魏晋时期名士。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阮咸”这一乐器也是因其得名。

【翻译】

山涛推荐阮咸出任吏部郎,评价阮咸说:“清心寡欲,万事万物都无法改变他的内心。”

【点评】

两人都是“竹林七贤”的成员,私交不错。山涛后来却因为推荐嵇康做官而被嵇康绝交了,所以说即使是好友,也是人各有志。

【原文】

13.王戎目阮文业①:“清伦有鉴识,汉元以来未有此人。”

【注释】

①阮文业:阮武,字文业,阮籍的同族兄长。官至清河太守。

【翻译】

王戎评价阮武说:“人品清高,有见地,也有识人之才,自从建汉以来,还没有这样的人才。”

【原文】

14.武元夏①目裴、王曰:“戎尚约,楷清通。”

【注释】

①武元夏:武陔,字元夏,生卒年不详,西晋沛国竹邑人。泰始初年,拜任尚书,掌管吏部,升任左仆射、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翻译】

武陔评价裴楷、王戎:“王戎崇尚简约,裴楷清晰通达。”

【点评】

这评价跟钟会的评价一模一样,不知道是否是引用。

【原文】

15.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翻译】

庾敳评价和峤说:“此人森然如同千丈松,虽然树干多节分杈,却可以用来建造大厦,是国家的栋梁。”

【点评】

是说和峤比较有个性,有一些小毛病但不妨碍他是一个栋梁之材。

【原文】

16.王戎云:“太尉①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

【注释】

①太尉:指王衍,字夷甫,官至太尉。

【翻译】

王戎说:“王衍太尉风神俊雅,高不可攀,如同瑶林的玉树,自然是红尘俗世之外的仙品。”

【点评】

王衍是当时美男子和清谈家的代表人物,不过后世也多认为这个人华而不实,清谈误国。

【原文】

17.王汝南①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言辞,出奇意外,几极惋愕;仍与语,转造精微。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遂留共语,弥日累夜。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济去,叔送至门。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济聊问叔:“好骑乘不?”曰:“亦好尔。”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既还,浑问济:“何以暂行累日?”济曰:“始得一叔。”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浑曰:“何如我?”济曰:“济以上人。”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卿家痴叔死未?”济常无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臣叔不痴。”称其实美。帝曰:“谁比?”济曰:“山涛以下,魏舒②以上。”于是显名,年二十八始宦。

【注释】

①王汝南:王湛(249—295)字处冲,西晋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是司徒王浑的弟弟,出任汝南内史。

②魏舒(209—290):字阳元。任城樊县(今山东兖州西南)人。魏晋时期名臣。与王湛相似的是,魏舒也是年少时被人认为性格迟钝,不修边幅,无人看重。

【翻译】

汝南内史王湛脱下孝服后,就居住在了墓地附近。他哥哥王浑的儿子王济每次来扫墓,都忽略这个叔叔,不去拜访,王湛也不会等候他。王济平常日子偶尔经过,也只是随意寒暄几句而已。后来有一次王济尝试着和叔叔聊起近来发生的事,发现王湛的回答言辞精湛,让他非常惊讶,于是继续深入话题,越聊越感觉叔叔的思想精彩微妙。作为侄子,王济之前对叔叔并没有敬意,此时听到了他的高谈阔论,不禁肃然起敬,心服口服。于是王济留在叔叔这里过了几天。王济虽然素来才俊过人,比起王湛来还觉得自己有所不及,于是慨然感叹:“自己家里有如此名士,我竟然三十年了都不知道。”王济离开时,王湛送他出门。王济的随从中有一匹马,非常难以驾驭,很少有骑手可以驯服。王济随口问叔叔:“您喜欢骑马吗?”王湛说:“也喜欢啊。”王济就让叔叔试试骑那匹烈马,结果王湛不但身形美妙,甩鞭回身之类的动作,甚至不亚于那些出名的骑手。王济越发感叹,此人深不可测,不仅仅在一件事上。王济回家后,父亲王浑问他:“这次怎么临时出门了好几天?”王济说:“我这几天找到了一个叔叔。”王浑问他具体原因,王济就边感叹边叙说。王浑说:“与我相比如何?”王济说:“在我之上。”晋武帝司马炎以前每次见到王济,都会拿他叔叔王湛戏谑,说:“你家那个傻叔叔死了没?”王济以前总是哑口无言。等到发现了这个叔叔的才华,后来晋武帝再问,王济就说:“我的叔叔并不傻。”对晋武帝称赞这个叔叔的内在品质出色。晋武帝说:“可以与谁相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自此之后,王湛才开始出名,在他二十八岁那年才出仕。

【原文】

18.裴仆射①,时人谓为言谈之林薮②。

【注释】

①裴仆射:指裴,曾任左仆射。

②林薮(sǒu):山林与泽薮。比喻事物聚集的地方。

【翻译】

左仆射裴,被当时的人认为是清谈的理论集大成者。

【原文】

19.张华见褚陶,语陆平原曰①:“君兄弟龙跃云津,顾彦先凤鸣朝阳②,谓东南之宝已尽,不意复见褚生。”陆曰:“公子未睹不鸣不跃者耳!”

【注释】

①褚陶(244—300):字季雅,吴郡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聪慧且好学不倦,喜读《三坟》《五典》等上古典籍。西晋藏书家、文学家,官至九真太守。陆平原:陆机。司空张华很赏识陆机和他弟弟陆云(字士龙),认为他们是吴地两个才子。

②云津:指银河。顾彦先:顾荣。吴亡后,与陆机兄弟同到洛阳,当时人士称他们为三俊。

【翻译】

张华见到褚陶以后,对平原内史陆机说:“您兄弟二人像是在银河间腾跃的飞龙,顾荣如向着朝阳长鸣的凤凰。我本来以为东南的人才已经没有超过你们的了,想不到又见到褚陶这样的人。”陆机说:“这是因为您没有看见过不显山露水的人才罢了!”

【原文】

20.有问秀才①:“吴旧姓何如?”答曰:“吴府君②,圣王之老成,明时之俊乂;朱永长,理物之至德,清选之高望;严仲弼,九皋③之鸣鹤,空谷之白驹;顾彦先,八音④之琴瑟,五色之龙章;张威伯,岁寒之茂松,幽夜之逸光;陆士衡、士龙,鸿鹄⑤之裴回,悬鼓之待槌。凡此诸君,以洪笔为耒⑥,以纸札为良田,以玄默为稼穑⑦,以义理为丰年,以谈论为英华,以忠恕为珍宝,著文章为锦绣,蕴五经为缯帛,坐谦虚为席荐,张义让为帷幕,行仁义为室宇,修道德为广宅。”

【注释】

①秀才:指蔡洪(生卒年不详),字叔开,西晋著名文学家。

②吴府君:吴展(生卒年不详),字士季。曾在吴国任广州刺史、吴郡太守,所以称府君。后面的朱永长本名朱诞,严仲弼本名严隐,张威伯本名张畅,都是吴郡的名士。

③九皋:深潭。

④八音:乐器的统称,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乐器。

⑤鸿鹄:天鹅。

⑥耒(chúlěi):两种农具,锄头和木叉。

⑦稼穑:农业劳动。

【翻译】

有人问蔡洪:“吴地那些旧有的世家大族怎么样?”蔡洪回答:“吴展是圣明君王下的王佐之才,国家开明时期的俊杰忠臣;朱诞,是大臣之中德行最高的,公开选拔的官员中众望所归之人;严隐,如同深潭中鸣叫的仙鹤,空谷中奔驰的白驹;顾荣,如同各种乐器中的琴瑟,所有花纹中的龙纹;张畅,如同岁寒茂盛的青松,黑夜中的亮光;陆机、陆云两兄弟,如同云上徘徊的天鹅,等待敲响的大鼓。以上诸位名士,用大笔当作农具,把纸张当作良田,以沉默清心作为劳作,以掌握真理作为丰收,以言谈作为鲜花,以忠义宽恕作为珍宝,以自己的文章作为锦绣,把四书五经作为丝绸布帛,把谦虚谨慎作为自己的座席,把伸张道义作为自己的帷幕,施行仁义作为自己的房屋,修行品德来构筑宽广的宅院。”

【点评】

一堆辞藻华丽的夸奖之词,让人眼花缭乱,然而说得都很虚。

【原文】

21.人问王夷甫:“山巨源义理何如?是谁辈?”王曰:“此人初不肯以谈自居,然不读《老》《庄》,时闻其咏,往往与其旨合。”

【翻译】

有人问王衍:“山涛谈义理谈得怎么样?和谁旗鼓相当?”王衍说:“山涛从来不肯以清谈自居,可是,虽然他不读《老子》《庄子》,但经常听到他的言论,多处和老庄思想相契合。”

【点评】

魏晋重视老庄之学,清谈也是建立在老庄的学问基础上,山涛虽然不读老庄,但自然而然活成了那种风骨。

【原文】

22.洛中雅雅有三嘏①:刘粹字纯嘏,宏字终嘏,漠字冲嘏,是亲兄弟,王安丰甥,并是王安丰女婿。宏,真长祖也。洛中铮铮冯惠卿,名荪,是播子。荪与邢乔俱司徒李胤外孙②,及胤子顺③并知名。时称:“冯才清,李才明,纯粹邢。”

【注释】

①三嘏:指三个名字里都有“嘏(gǔ)”字的名士。刘粹,字纯嘏,豫州沛国相(安徽淮北市濉溪县西北)人。刘邠之子,官至侍中。刘宏,字纯嘏,历任秘书监、光禄大夫。刘漠,字冲嘏,官至吏部尚书。

②冯荪:字惠卿,西晋长乐(今河南安阳)人。官至侍中,为长沙王司马乂所害。邢乔:字曾伯,西晋河间(今属河北)人,官至司隶校尉。李胤:字宣伯,西晋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官至司徒。

③李顺:字曼长,官至太仆卿。

【翻译】

洛阳的诸多雅人中有三嘏:刘粹,字纯嘏;刘宏,字终嘏;刘漠,字冲嘏。他们是亲兄弟,都是安丰侯王戎的外甥,也都是他的女婿。刘宏就是刘惔的祖父。洛阳最刚正不阿的人是冯惠卿,名荪,是冯播的儿子。冯荪和邢乔都是司徒李胤的外孙,跟李胤的儿子李顺都很有名气。当时的人称赞说:“冯氏才学清新,李氏才学明晰,最纯粹的是邢乔。”

【点评】

只想感叹一句,王戎女婿好多,后面还会看到他的其他女婿出场。

【原文】

23.卫伯玉①为尚书令,见乐广与中朝名士谈议,奇之,曰:“自昔诸人没已来,常恐微言将绝,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子弟造之,曰:“此人,人之水镜也,见之若披云雾睹青天。”

【注释】

①卫伯玉:即卫瓘(220─291)。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晋时重臣、书法家,卫玠的祖父。

【翻译】

卫瓘担任尚书令时,看见乐广和名士们清谈,感到他不同寻常,说:“自从当初那帮名士去世之后,现如今我总是担心清谈要消失,今天竟然能够在你这里听到真正的清谈!”于是让自己的子侄去拜访乐广,对他们说:“这个人是人中水镜,见到他如同拨开云雾见青天。”

【原文】

24.王太尉曰:“见裴令公①精明朗然,笼盖人上,非凡识也。若死而可作,当与之同归。”或云王戎语。

【注释】

①裴令公:裴楷。

【翻译】

王衍说:“我看裴楷精明豁朗,卓尔不群,具有非凡的见识。如果他能死而复生,我应当与他为友。”也有人说这是王戎说的。

【原文】

25.王夷甫自叹:“我与乐令①谈,未尝不觉我言为烦。”

【注释】

①乐令:乐广。

【翻译】

王衍自己感叹:“我和乐广清谈,经常感到我说的话太烦琐。”

【原文】

26.郭子玄①有俊才,能言老庄,庾敳尝称之,每曰:“郭子玄何必减庾子嵩!”

【注释】

①郭子玄:郭象。

【翻译】

郭象才俊过人,擅长谈论老庄,庾敳曾经称赞他,每每说:“郭象可不在我庾敳之下啊!”

【原文】

27.王平子①目太尉:“阿兄形似道,而神锋太俊。”太尉答曰:“诚不如卿落落穆穆。”

【注释】

①王平子:王澄。

【翻译】

王澄评价王衍说:“我哥哥的形貌看起来似乎符合天道,然而风神太过俊朗锋锐。”王衍回应:“确实不如你那么落落大方,肃穆恭谨。”

【原文】

28.太傅①府有三才:刘庆孙长才,潘阳仲大才,裴景声清才②。

【注释】

①太傅:指东海王司马越。司马越(?—311),字元超,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

②刘庆孙:刘裕。潘阳仲:潘滔。裴景声:裴邈。

【翻译】

太傅司马越的府上有三个人才:刘舆有专长之才,潘滔有博学之才,裴邈是清廉之才。

【原文】

29.林下诸贤①,各有俊才子:籍子浑,器量弘旷;康子绍,清远雅正;涛子简,疏通高素;咸子瞻,虚夷有远志;瞻弟孚,爽朗多所遗;秀子纯、悌,并令淑有清流;戎子万子,有大成之风,苗而不秀②;唯伶子无闻。凡此诸子,唯瞻为冠,绍、简亦见重当世。

【注释】

①林下诸贤:指“竹林七贤”。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七人,常游于竹林之中,世称“竹林七贤”。

②苗而不秀:出自《论语·子罕》,是孔子痛惜爱徒颜渊早逝,后比喻英才的早逝。

【翻译】

“竹林七贤”,各自的儿子都是俊杰才子:阮籍的儿子阮浑,器量弘达阔朗;嵇康的儿子嵇绍,清洁高雅,正直远大;山涛的儿子山简,生性洒脱素雅;阮咸的儿子阮瞻,虚心谦逊,志向宏远;阮瞻的弟弟阮孚,豁达爽朗,不为俗世所累;向秀的儿子向纯、向悌,都是温良恭俭,洁身自好的清流名士;王戎的儿子王万子,有成大事的风度,可惜早逝;唯独刘伶的儿子默默无闻。在这些人之中,唯独阮瞻超过其余人,可以居首位,嵇绍和山简在当时也很受看重。

【点评】

“竹林七贤”应该是魏晋南北朝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名士了,一说到“魏晋风度”,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竹林七贤”,正是“饮者留其名”。时人不但评价他们,还要评价他们的儿子,刘伶是七人中出身最低的,也不事生产,儿子默默无闻也正常。

【原文】

30.庾子躬①有废疾,甚知名。家在城西,号曰城西公府。

【注释】

①庾子躬:庾琮,生卒年不详,字子躬,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谏议大夫庾峻之子,庾敳之兄。

【翻译】

庾琮有残疾,非常有名望。他的住宅在城西,被称为城西公主府。

【原文】

31.王夷甫语乐令:“名士无多人,故当容平子知。”

【翻译】

王衍对乐广说:“名士并不是很多,所以都应该让王澄知道。”

【点评】

王澄是王衍的弟弟,很受哥哥王衍看重。不过王澄性格很恶劣,后世对他评价不好。

【原文】

32.王太尉云:“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

【翻译】

太尉王衍说:“郭襄的谈论好像瀑布流水,滚滚不绝。”

【原文】

33.司马太傅府多名士兵,一时俊逸。庾文康①云:“见子嵩在其中,常自称神王。”

【注释】

①庾文康:即庾亮,文康是谥号。

【翻译】

司马越的太傅府里名士很多,都是当时的才俊贤人。庾亮说:“我觉得庾敳在这些人里面,总是显得神采过人。”

【点评】

史书记载,庾敳是个身高不满七尺而体肥的矮胖子,所谓神采过人,想必是有人格魅力。

【原文】

34.太傅东海王镇许昌,以王安期为记室参军,雅相知重。敕世子毗①曰:“夫学之所益者浅,体之所安者深。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讽味遗言,不如亲承音旨,王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或曰:“王、赵、邓三参军,人伦之表,汝其师之。”谓安期、邓伯道、赵穆也。袁宏作《名士传》,直云王参军。或云赵家先犹有此本。

【注释】

①世子毗:司马毗(?—约311),司马越唯一的儿子。后被石勒斩杀。

【翻译】

太傅东海王司马越镇守许昌,选用王承作为自己的记室参军,对其非常推崇看重。司马越教育自己的儿子司马毗说:“仅仅学习死知识,收获很浅,通过身体力行所感悟的东西才深刻。你熟悉那些礼法制度,不如亲眼去观看礼仪的形式;背诵品味前人留下的名言,不如亲自接受高人的指导,王参军可谓人中楷模,你可以师从于他。”也有人说:“王、赵、邓三位参军是当时人们的楷模,你要师从他们。”这里所说的三位参军指王承、邓攸、赵穆。袁宏写的《名士传》中,只提到王承。有人说赵穆家先前仍然有原本。

【原文】

35.庾太尉少为王眉子①所知。庾过江,叹王曰:“庇其宇下,使人忘寒暑。”

【注释】

①王眉子:王玄。

【翻译】

庾亮少年时就得到王玄的欣赏。后来庾亮渡江南下,赞叹王玄说:“他的庇护,让我忘记了人世间的冷暖变化。”

【原文】

36.谢幼舆曰:“友人王眉子清通简畅,嵇延祖弘雅劭长,董仲道卓荦有致度①。”

【注释】

①董仲道:董养。西晋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当时见天下大乱将至,便与妻子推鹿车担担子进入蜀山,不知所终。

【翻译】

谢鲲说:“我的朋友王玄清爽通达,简洁明畅;嵇绍宽宏大量,品德高尚;董洋见识超群,风度过人。”

【原文】

37.王公目太尉:“岩岩清峙,壁立千仞。”

【翻译】

王导评价王衍:“巍峨清静地屹立,如同悬崖峭壁直立千丈。”

【原文】

38.庾太尉在洛下,问讯中郎,中郎留之云:“诸人当来。”寻温元甫、刘王乔、裴叔则俱至①,酬酢终日。庾公犹忆刘、裴之才俊,元甫之清中。

【注释】

①温元甫:温几,字元甫,西晋太原(今属山西)人,历官司徒右长史、湘州刺史。刘王乔:刘畴,字王乔,西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官至司徒左长史。裴叔则:裴楷。

【翻译】

庾亮当时在洛阳,一次去拜访中郎庾敳,之后庾敳留他,说:“大家都会来的。”不久温几、刘畴、裴楷都来了,众人坐而论道,清谈了一整日。庾亮始终对刘、裴的才华、温几的温和清静记忆犹新。

【原文】

39.蔡司徒①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注释】

①蔡司徒:蔡谟。

【翻译】

司徒蔡谟在洛阳时,见到陆机兄弟住在僚属事务所,那里有三间瓦屋,陆云住东头那间,陆机住西头那间。陆云为人处世,文弱可爱;陆机身高七尺有余,声如洪钟,言辞总是慷慨激昂。

40.王长史是庾子躬外孙,丞相目子躬云:“入理泓然,我已上人。”

【翻译】

长史王濛是庾琮的外孙,王导评价过庾琮:“他对玄理的理解鞭辟入里,在我之上。”

【原文】

41.庾太尉目庾中郎:“家从①谈谈之许。”

【注释】

①家从:家从父,叔父。庾亮的父亲和中郎庾敳同一祖父,庾敳是庾亮的堂叔父。

【翻译】

庾亮评价中郎庾敳:“我堂叔言谈受人认可称赞。”

【原文】

42.庾公目中郎:“神气融散,差如得上。”

【翻译】

庾亮评价中郎庾敳说:“精神气质清融散淡,大体上也算出众。”

【原文】

43.刘琨称祖车骑①为朗诣,曰:“少为王敦所叹。”

【注释】

①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曾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翻译】

刘琨称赞祖逖爽朗豁达,说:“他年轻时很被王敦赏识。”

【原文】

44.时人目庾中郎:“善于托大,长于自藏。”

【翻译】

当时人士评价中郎庾敳说:“他善于寄身于高位,也擅长隐藏自己。”

【原文】

45.王平子迈世有俊才,少所推服。每闻卫玠言,辄叹息绝倒。

【翻译】

王澄是出类拔萃的绝世俊才,很少有人可以被他认可。不过每当他听闻卫玠的言辞,则总是赞叹不已,为之倾倒。

【点评】

美男子卫玠真的是人见人夸。

【原文】

46.王大将军与元皇表云:“舒①风概简正,允作雅人,自多于邃②,最是臣少所知拔。中间夷甫、澄见语:‘卿知处明、茂弘③。茂弘已有令名,真副卿清论;处明亲疏无知之者。吾常以卿言为意,殊未有得,恐已悔之!’臣慨然曰:‘君以此试。’顷来始乃有称之者。言常人正自患知之使过,不知使负实。”

【注释】

①舒:王舒。

②邃:王邃(?—324?),琅琊临沂人,字处重,王舒的弟弟。

③茂弘:王导,字茂弘,也是王敦的堂弟。

【翻译】

王敦上表晋元帝说:“王舒风采过人,简要正直,可以称得上优雅之人,自是超过王邃,是臣子我少有的既欣赏又想提拔的。这段时间王衍、王澄对我说:‘阁下了解王舒和王导。王导已经名声在外,确实与你说的一致;王舒的人品能力却无论亲疏都不知道。我常常记得阁下说的话,去了解王舒,却没有什么收获,恐怕阁下已经后悔了吧。’臣愤慨地说:‘您按照我说的再试试看。’最近开始有人称颂王舒了。说明常人担心自己已经太过了解他人,而不知道自己了解的有违事实。”

【原文】

47.周侯①于荆州败绩还,未得用。王丞相与人书曰:“雅流弘器,何可得遗?”

【注释】

①周侯:指周。

【翻译】

周在荆州大败而归,自此未能得到任用。王导给别人写信说:“周风雅有大才,怎么能把他遗漏了呢?”

48.时人欲题目高坐而未能,桓廷尉①以问周侯,周侯曰:“可谓卓朗。”桓公曰:“精神渊著。”

【注释】

①桓廷尉:桓彝,字茂伦,死后追赠廷尉。

【翻译】

当时的人士想给高坐和尚下个评语,还没有想出适合的,廷尉桓彝拿这事问周,周说:“可以说是卓越爽朗。”桓温说:“精神深邃而鲜明。”

【原文】

49.王大将军称其儿云:“其神候似欲可。”

【翻译】

王敦称赞他的儿子王应说:“神态非常让人舒适。”

【原文】

50.卞令①目叔向②:“朗朗如百间屋。”

【注释】

①卞令:卞壸。

②叔向:是指叔父卞向。

【翻译】

尚书令卞壸评价叔向说:“朗朗豁达,像上百间的大屋。”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