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原文赏析及解释(古诗江雪柳宗元翻译)

【原文】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一般认为,此诗作于诗人谪居永州时期。通过营造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来衬托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以反映作者谪居永州后不甘屈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是作者遗世独立、峻洁孤高人生境界的象征。

我们不能说这种理解没道理,但起码不准确、不全面。

且看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鸟”是动的,“人”是动的;“山”是静的,“径”是静的。动的事物皆仿若浮尘、过客,当它们消匿无踪时,亘古长存的事物便清晰地浮现了出来。没有了鸟的喧躁,大山凸显了出来;没有了人来人往,小径凸显了出来。它们仿佛是这个世界真正永恒的真理,就这样以主人的姿态出现在诗人面前。

若把飞鸟与人视作这个花花世界中的浮华烟云、世情百态,那么显然诗人是想通过一种方式获得这个世界的真相。无疑,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不经意间成全了他。谪居永州,大概诗人能有很深的世态炎凉的体悟吧?并且,更能排除纷扰,静下心来思虑国事朝政及帝国走向吧?那么于诗人而言,斯为幸或不幸呢?那么诗人的心境是凄凉孤独抑或是宁静喜乐呢?

再看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舟”是静的,“翁”是静的;“江”是动的,但仿若也是静的;“雪”是动的,亦仿若也是静的。有幸窥见世界本质的诗人以渔翁自况,将自身无比和谐地融入了其中。其中之乐,又有几人能解?

若把“江”比作不可违逆的时势,将“雪”比作不可测度的时运,则诗人驾一叶扁舟,披一身蓑衣,于江渚之上悠然垂钓,则不随波逐流、不抗争亦绝不逃避的姿态也就鲜明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然而,“江”、“雪”毕竟是动的,虽然看似安静。“动”的,便不可长久。当大江曲折回环,当世间雪霁天晴,人们会发现,如中流砥柱般岿然不动的渔舟,才是这里真正永恒的风景。

“钓”,使我们想到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故事。诗人乃以姜太公自喻耶?如果我们仅仅理解到这一层,显然还远远不够。明主难期,则自身价值便无从谈起了么?

纵观这首诗,给我们一种有意造境的做作之感。这完全是因为诗人模拟的是自己的心境。一场精神世界里的大雪,一个坚信得以窥见世界本真并为之坚守不移的渔翁,哪里会在意世俗的眼光呢?即使无人理解、认可及喝彩,他都在那里,淡定且从容。

绘画中,有一种手法叫删繁就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有这样的绘画理论:“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上半句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半句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本段内容引自网络)。如果我们将柳宗元这首诗看作一幅山水画的话,则这幅山水无疑便是这一理论的完美体现。

【译文】

山里已没有了飞鸟,山道上也看不见行人。

一场寂静无声的大雪,让这个世界变得简单、干净。

江面上一条孤独的小舟,小舟里孤独的渔翁。

他把鱼钩垂入水中,蓑衣斗笠上落满雪花。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