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懂得爱人,是基础。有句歌词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人人都愿意献出爱,愿意爱别人,才有“被爱”一说。
只不过,爱与爱之间也是有区别的:上面提到的爱的奉献那首歌,里面提到的爱更多情况下是一种一次给予或二次给予,是一种不求回报的爱;而现实中其他形式的爱往往是讲究回报的。
感情中的爱就是一种追求回报的爱,感情出了问题,通常情况下是“爱”出现了这两种问题:
其一,有了更好的选择就变心了。
追求爱的回报,有些人渴望回报大于付出,是一种“我给你5分的爱,你要还我10分的爱”的一种情况。
这种想法虽然可以理解,但是不太现实,除非你本身值得别人舍身相爱,你才能得到比你的付出多很多的爱。如果你自己没那么值得,要求太高会使得自己的感情不顺。
而这种人当中的很多人往往不接受自己的感情不顺,只是认为自己爱错了人,从而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一山望着一山高,有了更好的选择就变心了,义无反顾换了个人去爱。
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有些人说的“他比你更有钱,比你更帅,比你更浪漫”,有不少都是给变心找的借口,实际上原来那个人回报给你的爱并没有少太多,只是你自己要求太高而已。
其二,得不到回报就放弃了。
具备这种心态的人相对比较理智,他们所追求的爱的回报往往趋于平衡,或者说是对等,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说就是,“我给你5分的爱,你回报给我5分,我会满意;多于5分,就是惊喜;但如果少于5分,我会心理不平衡。”
萍萍就是这句话的主人公,她的这个评判标准来源于之前的那段感情:
『有些爱情就像毛衣,织的时候一针一线,拆的时候只需要轻轻一拉。曾经我不愿面对这个现实,不愿承受这种结局,可是当我越来越真实地感受到自己失去爱情的时候,我觉得接受这个现实也不错,至少我明白了什么样的人不值得我爱之后,我可以选择到值得我爱的人。
我跟他之间的爱情,要说有问题,很早之前就有问题,只不过那时候我还心存幻想,没有果断做出决定。一直以来,我给他5分的爱,他回报给我的总是低于5分,有时候甚至会让我感觉到缺爱。
因为我心里不平衡,我们吵过,闹过。我希望他会爱我多一点,他也一次又一次放话说自己会爱我多一点,所以我才会不停期待,希望会有个好一点的结果。
当后面我跟他一起回家见父母之后,我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如果我继续跟他在一起的话,他可能这一生都无法达到我的要求。因为,我对他提过那么多次要求,却抵不上他母亲的一次要求。
当时他母亲二话不说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不给彩礼,房子由我家负责买。当我问她凭什么时,她的回答是:“就凭我儿子有高学历,这个事实你不能否认,你的学历没我儿子高,理论上来讲是配不上我儿子的,但我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你不要彩礼,把房子买了,有了诚意,我自然会同意你嫁给我儿子。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嫁,反正我儿子的备胎多得是,想嫁给他的人排成队!”
我转而问他也是这样想的吗?他说一切听婆婆安排。我说我不可能接受婆婆的要求,于是婆婆就命令他跟我分手。就这样,我花了很多年一针一线织好的爱情,被轻轻一拉,散了。
我从一开始怪他,到后来不怪他,经历过这样的心路历程:怪他是因为他轻易放弃了我们的爱情;不怪他了,是因为他也蛮可怜的,自己没有主见,什么事都听从母亲的命令,这种人往往活得很累。慈母多败儿,儿子又不清醒,这让我认识到,不是他不爱我了,而是他不值得我爱。』
萍萍后面分析的“慈母多败儿”的情况,确实存在于现实中。至于她所经历的情况是否属实,不重要,因为这种认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她给自己找的一个心理平衡点,有了这样的认知,她才能更好地接受失去。
光是懂得接受失去还不够,我们更应该关注到失去之后应该怎样做,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拥有。
对于萍萍来说,她之后再次面对感情时,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活在幻想和期待中。既然自己追求爱的平衡和对等,那就在爱的过程中多去衡量自己的付出换来了多少回报,如果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不要停留太久。
在爱别人的过程中,你可以给对方机会去改变,去表达,但对方是否珍惜你给的机会,你更应该关注。你明确告诉对方,他回报给你的爱太少,给他机会爱你更多,他自己嘴上也承诺了,但却做不到,这种爱情就没有停留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