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的诗人有哪些(清明节诗人简介)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它在民间的影响力不亚于中秋、元宵等节日。正因为举足轻重的位置,千百年来也成就了数以千计的美好诗词。

清明节约始于商周,距今有2500多年历史。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并且在不同的朝代,还被赋予了其他层次的含义。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主题:1、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

所以,说到清明的诗词,基本上也是以此为主题来进行创作和延伸的。

清明诗词众多,佳句也不是一语能够道尽。但最广为流传、且家喻户晓的当属杜牧作品。

唐·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用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尤其是所描摹的场景,最为贴近现实。清明节,全国很多地方都会下雨,再衬上祭祖的心情,这首诗也最容易引起共鸣,所以最为大家所知。

唐·韩翃·《寒食日即事》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很有才华,名气也很大。他笔下的这首《寒食日即事》也是作者最喜欢的诗作之一。

据孟棨《本事诗》记载:德宗时制朝廷缺人才,中书省提名请求御批,德宗批复说:“与韩翃”,当时有两个韩翃,于是中书省又以两人的名字同时进呈。 最后德宗批曰写“春城无处不飞花”的韩翃。这虽是一段佳话,但足见《寒食》这首诗的广泛流传和受赏识程度。

要说到踏青的诗,宋朝吴惟信的一首《苏堤清明即事》绝对是可圈可点的一首。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首诗写的非常之清丽,在当时,江南三月正是“梨花万朵白如雪”的季节,青年人结伴出城,踏青寻春,笙笛呜咽,歌声袅袅,微风拂面,杨柳依依,这样的场景真配得上“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尤其是首句“梨花风起正清明”,那微微和风、雪白梨花的意境,意境将清明踏青的心情勾勒的非常愉悦。

与这首诗,意境非常相似的是一首宋词,出自大词人晏殊笔下,词句非常美妙。

宋·晏殊·《破阵子·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这么说,“梨花”是清明节最好的信物。晏殊的词里,也是以“梨花”开篇。词的上阕,以“燕子”“梨花”“碧苔”“池塘”“树叶”“黄鹂”“飞絮”等意象,为我们描摹了清明时节最美好的景象。下阕以描写采桑女的快乐心情,为我们传达了清明节的另一种心情,一种与杜牧诗作中沉郁心情截然不同的心境。

写到这里,好像忘掉了。寒食祭祖作为清明节最大的主题,它的诗作自然少不了。以作者之见,最推崇的莫过于唐朝诗人卢象的《寒食》一诗。

唐·卢象·《寒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所谓寒食,也就是关于清明节的一个起源之说。据记载,寒食节是为了祭祀晋国名臣介子推而设立。当年,晋文公重耳流亡的19年间,一次来到山西介休地界饥饿异常,最后介子推割股封君,晋文公登基之后,想让介子推赴朝为官,介子推以奉养母亲为由,隐居绵山。

最后晋文公下令火烧绵山,以逼介子推出山。谁知道弄巧成拙,最后发现介子推抱着母亲死于一棵树下。晋文公后悔不已,于是全国禁火,任何人不得生火做饭,只能吃“冷食”,于是就流传下了“寒食节”。

卢象的这首诗,就是以“介子推”的故事为背景写就的,也传达出了“清明寒食”本质文化!

(0)
上一篇 2022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2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